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 连云港讯 “你看,这是我们家上一季度的积分,有40多分了。”“我有30分,可以换两瓶洗手液了吧?”11月27日,在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飞泉村“积分超市”内,几个村民正在挑选可兑换的物品。
衣架3分、香皂5分、牙膏10分……在“积分超市”,生活日用品并未标注价格,只有分值。村民参与村里各项事务可以获取积分,积累一定分值就能兑换相应的商品。飞泉村以“积分”为主线,串联起村里的大事小情,把“村里事”变成“自家事”,让村民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将乡村从“一盘散沙”凝聚为“一盘活棋”。
“积分制的施行,赋予了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准则、刻度,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热情。”飞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勇说。
围绕沿街商铺多、管理难度大、村民参与活动积极性较低等个性化“问题短板”,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旅游市场整治等重点工作,飞泉村聚焦村规民约,制定具有特色的积分管理细则,以加分、扣分量化“提倡”及“禁止”的行为,让约束有“分”可循。每季度对村民参加积分制活动情况进行评议,并将评选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相关会议上公布,并予以表彰,立起了德治“风向标”。
近年来,花果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网格化+积分制”工作模式,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构建“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从村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等治理问题入手,将各项要求细化为积分事项,实现了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小积分”兑换“大幸福”。
“我们将继续完善‘党建+网格化+积分制’模式,加强部门协同、人才支撑,不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花果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统战委员万倩表示。(孙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