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连云港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稻谷入仓,喜获丰收的季节,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殷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冬带领着村民在田间地头收割水稻、播麦撒种,收获秋的果实、播下春的“希望”,稻田里不时能听到他与村民的欢声笑语,呈现出一幅“悠然见南山”的画面。“以前是皮鞋亮、小西装,办公室工作忙,现在变成了平底鞋、运动装,走街串巷服务忙,田间地头生产忙,不再天天忙着开会、整数据填表格了。”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河镇把落实基层减负工作作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抓手之一,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边规范边精减”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位,进一步树起了重实干、求实效的新风。将减负重点放在基层干部“痛点”上,规范文风、改进会风、提升作风。如今,负担轻了、作风变了,基层干部眼向下看、心往下沉、身往下走,办的实事更多了。
降低数量,从“文山会海”中跳出来
在没有开展基层减负之前,解决问题、布置工作总是习惯开一系列的大会小会,任务的确一层一层传达,但是落实却层层减弱,责任一推再推。沙河镇牢固树立“文会新风,精文减会是重点”这一工作理念,时刻谨记文风会风连着党风政风,反映干部作风,直接影响改革发展大局。从严格制定年度发文开会控制计划,按季度动态监测、对账清账,到对文会统计口径进行规范,再到早发现、早纠治视频会议层层套开等问题,在“边规范边精减”工作中,“少”而“精”、“简”而“实”、“知”而“行”成为文风会风改善风向标。今年上半年,发文、开会数量在三年多来持续精减基础上,同比进一步减少6%、18%。基层干部普遍反映,通过精文减会,大家有了“轻装上阵”的爽快感。
提高质量,“文会新风”扑面来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镇党委加强对发文开会的统筹管理,在“边规范边精减”中着力体现“边精减边提升”,从形式到内容推动文件、会议质量不断提高。每周一上午的例会,短短一个小时,几个议程全部结束,任务交代清楚,问题反映透彻。“以前镇上各部门各自开会,有时一周下来开三四天会,村里很多事务就耽搁了。”沙河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孙锋说,周例会制度大大减少了村干部来回奔波,大家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处理村务上。
锚定效率,干部“抽只脚”到群众中去
“本以为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没想到一个多月就解决了。”泰和村党总支书记邵晓南感叹道,基层干部丢掉“会议包袱”,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更重要的是腾出手来,能和老百姓多坐坐、多聊聊,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泰和村的邵庄、桥头两个自然村,面临道路修缮、硬化问题,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问题是头等大事。走访了解后,邵晓南觉得解决此事不容易,“按惯例,需要七八个部门开会、研究、审批,办完手续就得一年。”然而,报告打上去后,区委和乡镇领导第一时间来到村里查看,当下就制定了施工方案。“村委只提交一个请示,跑了一趟,就办理完成了。”王永生兴奋地说,干部在一线办公,在一线解决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了。
给基层减负效果如何,不在于口号喊得响不响,干部群众的心声才是一面镜子。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相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