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是七百多年前宋末丞相文天祥在国破家亡时留下的千年绝唱。文天祥可能也没想到,如今他的诗句却成了一本书的名字。这本名叫《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一位名叫桑冠武的作家历时数年,精心创作而成。作者在自序中阐明了创作的目的:敬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但未见与他们有关的影视作品面世,所以要为他们创作一部文字作品,这也等于为文天祥等宋末英雄人物“鸣不平”。
文天祥何许人也?书中开头已经说了,他是宋末的丞相,年少时便胸怀国家,但在科举高中状元后仕途却并不顺利,直到1275年元军大举攻宋,临安告急却鲜有支援之时,身为地方官的文天祥毅然变卖所有家产募兵勤王,逐渐在抗元斗争中发挥中坚作用。即使在临安朝廷降元后,文天祥还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拥护赵宋血脉继位,继续抗元救国,因此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被世人尊称为“宋末三杰”。
“宋末三杰”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还因为他们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民族气节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公元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他眼睁睁地看着元军攻破厓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殉国,10万军民效仿投海自尽后,太傅张世杰也溺亡,这是中原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彻底亡于北方游牧民族。文天祥强忍悲痛,面对元廷软硬兼施的招降却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有些人妄言“文天祥等人是愚忠”。
《留取丹心照汗青》里说元廷让南宋曾经的统治者去招降,文天祥等人也誓死不降,事实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并不是文天祥等人并不是只忠于哪个统治者,而是忠于整个国家。既然无法改变中原王朝第一次彻底亡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这个事实,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他们要守住自己国家最后的尊严,除了死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所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的悲壮,绝不亚于惨死在自己人手里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后的故事就如同宋末版的“怒发冲冠”满江红。岳飞抗金犹能被拍摄成影视作品向世人呈现,而抗元救国的“宋末三杰”等人的事迹在影视中却无一席之地,怎能不让人发出无奈的慨叹?
《留取丹心照汗青》共21万多字,里面讲述了奸相贾似道等人擅权祸国,奸臣懦夫卖国求荣,忠臣义士奋起抗敌直到兵败身死,国破人亡后英雄的精神被后人传承下去,不断鼓舞着沉沦的故宋人民最终成功复国的故事。把文天祥出使元营、扬州等地守军艰难抗敌、宋元厓山海战、陆秀夫负帝投海、文天祥英勇就义、明朝霸气北伐等重要历史场景,逐一重现于读者。作者能创作出这部作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这不仅仅是要具备文学和文字功底那么简单,还需要有一定的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航海等涉及诸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书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作者在重要的章节插入了名家或其本人创作的诗词曲,有影视剧插曲一样的妙处,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是“爱国主义的赞美诗”。
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就是弘扬爱国主义与人间正气。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未曾停止,所以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更要激发起国民敢于同敌对分子斗争的精神。(作者系新江苏-中国江苏网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