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4日连云港讯 2023年正好是李海燕扎根社区的第20年。20年间,从居委会主任到社区党总支书记,从镇人大代表到区人大代表,李海燕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使命担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心系社区居民,情洒千家万户,是大家公认的“贴心书记”。
一力四联,致力提高社区凝聚力
黄海社区地处老城区,居民户数3712户,常住人口10133人,党员269人,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60栋单体楼和5个老旧小区,辖区人口密集,管理难度较大。2019年,李海燕探索实施“一力四联”工作法,以提升组织力为基础,实现组织联盟、活动联谊、公益联手、资源联享。
组织联盟汇聚工作力量。吸纳5家辖区和共建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为了加强党建管理,李海燕每年都不定期邀请共建单位、辖区老党员上台讲党课,凝聚思想共识,引导更多党员、居民自觉投身到社区管理中。社区党建管理工作由“独角戏”变“大合唱”。
活动联谊丰富党群生活。常态化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党群活动,增强活动吸引力,提升单位和社区党员群众参与度。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红色电影汇”“党员政治生日”“古筝广场音乐会”“创客机器人大赛”等活动300余场次。
公益联手增强服务效能。带头组建“手拉手、邻里守望、诊疗志愿”等5支志愿服务队,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实施“阅读伴我成长”“银发无忧”等8个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开展公益帮扶活动,打造海之家志愿服务品牌。三年来,先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9次。
资源联享提升治理水平。网格化管理是李海燕管理的王牌,她将社区划分成4个大网格,76个微网格,将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元、共建单位、楼栋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下沉网格,形成自上而下的网格责任体系。依托“智慧青口”、微信工作群全面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网络+网格”等治理服务模式,延伸治理服务触角,实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
根植基层,用行动破解民生难题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黄海社区共有60栋单体楼,15条背街小巷,5个小区,老旧小区存在很多问题:毁绿种菜、遛狗不牵绳、飞线充电、垃圾落地、污水外溢、机动车乱停放、非机动车堵塞单元楼道等,小区居民意见很多,也给社区治理带来更大难题。到底该怎么办?2019年,李海燕吸纳大家建议,由社区牵头成立海之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社区进行常态化管理,做好长效保洁,做居民环境卫生的“大管家”。2019年带头对利源小区进行提档升级、2020年参与新世纪花园小区整治改造,竭力打造青东四巷和春光北路特色文化街巷,2023年计划对红旗路以南33栋单体楼进行整治提升。如今辖区内的单体楼、小区大变样:整洁的墙面、干净的楼道、停放有序的车辆让居民幸福感倍增。
信访维稳 用真情营造和谐黄海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经常有很多想不到的矛盾纠纷,李海燕总是用心用情去化解。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居民的调解工作要有诚心、热心、耐心、恒心、纯心,同时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社区人口密集,老旧小区经常发生矛盾纠纷,为此,李海燕成立了社区调解室,设立非诉专区,至今已成功调解居民矛盾纠纷和社会治理问题60余起,使得矛盾不上交,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区、家庭和睦,获得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由于调解经验丰富,李海燕还被法院聘为“人民调解员”。
在李海燕的带领下,黄海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社区、连云港市十大红旗村提名、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无越级信访社区等多项荣誉。
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她都会深入信访重点人员家中,与信访人员梳理问题症结,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用真情、真心和真诚去抚平信访户内心的“鸿沟”、理顺他们的“心结”,在职责范围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黄海社区的信访维稳工作有序进行中。
作为社区书记,她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社区工作;作为区人大代表,李海燕倍感荣幸,也深感使命担当,人民代表为人民,她时刻牢记在心,履职为民。
“从社区书记到镇人大代表,如今做为区人大代表,我有了更大的平台,我将继续多渠道听取群众声音,传递好基层声音,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践行者,努力把群众的期待变以现实。”李海燕信心满满。(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