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近日,连云港市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厅通知精神,向市民开放58处共享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供市民进行露营、野餐等休闲活动,让市民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让群众与自然更加亲近,但过度踩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实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对开放共享后公园绿地管理、秩序维护等方面进行探索。
市民零距离感受自然风光
“脚下是平整开阔的青青草地,孩子们在公园内肆意奔跑、放风筝、踢足球……这里俨然成了他们放松身心的天然游乐场。”近日,带着孩子在苍梧绿园玩耍的刘女士开心地说,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出门远游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诗和远方”,真是让人开心不已。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在家里宅久了之后,就越发期待亲近大自然,市民对户外休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特别是这两年,露营从小众圈子一下子走向大众视野,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80后、90后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此次共享城市公园绿地的开放对市民来说意义非凡。此次开放名单显示,58处共享城市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专类公园等,开放区域包括草地、林下空间、健身场所等。海州区入选名单包括苍梧绿园、郁洲公园、新浦公园等,连云区入选名单包括北固山生态公园、在海一方公园等,另外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也有多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入选名单都是市民热门赏春游玩之地,公园绿地内的草坪区、林下空间或休闲广场,生态良好、风景优美,地形相对平整,具备一定规模,适合市民活动。
数百处公园绿地
向市民敞开怀抱
事实上,早在国家住建部发布相关通知之前,港城已先期实行城市公园开放共享。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综合性公园24处、社区公园71处、专类公园49处、游园150处。除大型公园游乐设施和部分特色游园服务外,上述公园绿地均免费开放。市民免费进出,可游可憩。
月牙岛生态公园对于市民来说再熟悉不过。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市民都喜欢前往这里休闲健身或赏花观鸟,这里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网红景区。而苍梧绿园对市民来说更不陌生,自建成以来,一直免费向市民开放。2021年投用的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同样实行免费开放。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拥有专门的绿地草坪帐篷区域。对于自带帐篷者,公园管理方只收取较低的垃圾处理费,市民不出城即可在林间草地品尝美味野餐。
但相比于市民户外休闲的新需要,原有的开放共享空间还不够,他们希望能有更多可进入、可体验的新空间。随着住建部发布最新通知,越来越多的公园在做绿地开放共享的准备。今年2月份,我市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厅通知精神,全面启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市住建部门认真梳理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闲地、可供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和林下空间等,以及周边卫生间、垃圾收集点、售货点、安全监控等服务设施配置情况,最终确定了58处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园绿地区域名单。
综合施策让绿意长存
全市公园绿地普遍开放共享,很好地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但在开放共享过程中产生的过度踩踏、垃圾乱扔乱放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逐步深入,不文明游园行为虽然越来越少,但仍有少数市民存在文明意识薄弱、习惯不良等问题,如乱丢垃圾、毁坏草坪、挖沙取土等。此外,还有部分市民游客在城市公园进行烧烤等使用明火行为。
为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公园绿地进一步开放,游客增多将会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破坏,增加养护成本。唯有综合施策,疏堵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指引,同时加强对市民的文明引导,才能在开放的同时做好管理与养护。
该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明确开放共享注意事项,如合肥市明确禁止宠物入园,禁止在草坪上跳广场舞、宿营、燃放烟花爆竹等,引导市民遵守相关管护规定,提升文明出游意识。
同时作为管理方,除了日常管理和维护,还应给公园帐篷区足够的“喘息期”,即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实行场地轮换制度,合理规划帐篷区开放和绿化养管周期,确保持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
其次,为了方便市民游客合理有序使用帐篷搭建区域,建议相关部门开发帐篷位网上预约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方式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以线上预约为主、现场预约为辅的方式,并在相关微信公众号提示绿地周边停车场信息,解决市民游客最关心的停车问题,提升市民出游体验指数。
此外,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应加强对市民游客的引导,倡导文明乐享草坪,草坪开放期间应适度增派保安、保洁等服务人员,维护秩序及现场环境卫生。
(徐誉宁 闫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