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3日连云港讯近年来,连云港市海州区洪门街道以“庭院微课堂”为载体,以大众化、灵活化、互动化的接地气形式,打造“党员5分钟学习圈”,将党课送到党员身边、将党的声音传到群众家中、将“急难愁盼”问题在家门口解决,着力打通基层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搭建大众讲台,变“一人讲”为“大家说”
打破职务、岗位、资历等限制,以网格为单元,党支部牵头组织,引导网格内退休老党员、老战士、老干部、网格员和身边好人等主动化身红色讲解员。大家充分运用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通过自己独特的“微”视角,选准党课内容的“小”切口,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把道理讲准、讲实、讲新,形成了“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员、相互为听众”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党课教育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设置情景教学,变“会议讲”为“户外学”
打破空间限制,将党课从室内搬到室外,从会场移到现场,将庭院广场变为“理论教学点”,解决了以往学习到阵地、有事去不了、集中起来难的问题。依托小区休闲广场、党建长廊、好人广场等,将红色阵地建在家门口,党员群众围坐一圈,听宣讲、谈感受,畅谈未来;同时从党员中心户中选取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老党员庭院作为“庭院微党课”打卡地,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让党员在家门口享受到丰盛的“学习大餐”,把红色教育“种”到了党员群众心坎上。
倾听民心民意,变“讲大课”为“互动课”
“庭院微党课”是居民议事、邻里诉求和建议表达的特色渠道。洪门街道坚持把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改变传统党课的“官方语言”,突出微党课“群众语言”,通过交流座谈、征集意见、协商议事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于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头等大事,有力改善了小区环境、优化了小区服务功能,使小区更加和谐幸福,让“庭院微党课”成为学习理论政策、倾听群众需求、办好利民小事的幸福打卡地。(潘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