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9日连云港讯 她20余年坚守志愿服务,把爱心传递到千里之遥;她用志愿行动影响着身边人一批批加入志愿服务大军。这就是连云港交通控股集团权属明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蒋月琴。
她从22年前以来的个人参加无偿献血,到如今每年组织职工志愿者队伍一起加入无偿献血大军;从十年前个人为贫困家庭捐送衣物,到如今每年组织职工志愿队伍一起为偏远山区家庭捐送棉衣;从三年前与家人为独居老人送去关爱,到每年定期组织职工志愿队伍为连云区儿童康复中心等开展志愿服务;从三年前全家上阵参加社区抗疫工作,到组织职工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开展抗疫志愿服务。近年来她也因此获得了江苏好人、市道德模范、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
中心血站的“老熟人”
20多年持之以恒义务献血实属不易。目前蒋月琴已累计献全血7000毫升、血小板5200毫升,先后四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记得第一次参加献血的时,蒋月琴看到粗大的针头,一股莫名的眩晕感让她内心无比发憷。医生看她紧张害怕,就劝她调整好心态再献血不迟。生性要强的蒋月琴现场没有退缩,挽起袖子闭上眼睛咬了咬牙,让医生抓紧抽血。有了第一次成功献血,增强了蒋月琴参加义务献血的信心,她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有一次,市中心血站给她打电话,急需她这个血型的血小板,当时她没有一点犹豫马上就答应了。到达中心血站当看到别人捐献血小板的过程时,蒋月琴的内心开始紧张起来。原来血小板是从血液里面单独提取出来的,提取完以后不用的成分还要回流到血管里,需要如此反复好几回,对比单纯献血要复杂的多,其中肯定有潜在的风险。为了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蒋月琴再一次选择义无反顾。如今,她已经是血站的“老熟人”,只要血站通知她血库缺少她的血型,她总是积极配合。每当被问到为什么常年坚持献血,蒋月琴的回答是:“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对社会的特殊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山区村民的贴心人
2011年9月份,蒋月琴准备收拾换季衣物,家里有些衣服孩子穿小了,大人觉得过时了,打算收拾整理一下打包寄给西部贫困山区。刚好又在网上看到连云港市某个社团正在发起向偏远山区捐献冬衣冬被的活动,而且接受捐赠的地方都是经过实地考察对接的,渠道比较正规。想到身边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和邻居等像她一样,家里也都有不穿的衣物要进行处理。于是蒋月琴就在微信朋友圈、QQ群广发信息发动大家把多余的衣物整理好,她主动上门去取,之后集中挑选、整理,并按照西部山区受助对象的要求,打包后邮寄给他们。爱心棉衣顺利捐出后,反馈回来的图片和视频,看到山区孩子和老人收到冬衣冬被后展露的笑脸,蒋月琴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坚持做下去。从那以后,每年9、10月份,蒋月琴就开始发动身边的人,向偏远山区家庭捐赠棉衣,让他们在11月份就能收到,可以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季。目前,她已连续11年发起这种活动,累计向偏远地区寄送衣物5000余件。
为难果农的“推销员”
多年来,蒋月琴坚持把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自己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做到只要社会有需要、群众有危难,她都会第一个走上前主动施以援手,尽己所能献爱心。2015年春节前,她看到《连云港日报》刊发的“大家伸援手都来帮帮果农老刘”的报道后,主动将此消息发至小区、单位的QQ群和微信群,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帮帮果农老刘一家,短短一天时间,她就帮老刘“推销”黄梨60多箱,帮助老刘解了燃眉之急。就这样,她长期坚持为灾区、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捐书。
职工群众的“娘家人”
有一次明茂公司的一名老职工,外出晨练时不幸发生了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需要大笔医疗费用时,作为工会负责人的蒋月琴便及时发动职工志愿伸爱心手,为这位职工捐款,半天就凑齐了第一笔爱心款。同时蒋月琴还主动多次与市总工会帮扶中心沟通、联系,赶在春节前又为这位职工争取到2万元的救助款。蒋月琴还十分注重了解职工生活,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许多一线老职工,上有老下有小,既是工作岗位上的主心骨,又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因而对这些老职工便格外关心和照顾。2019年距离秋季开学还有20多天,蒋月琴通过摸底排查、登门走访家有高校在读的贫困职工家庭。在走访中,她得知一名充电工于2012年发生车祸造成伤残八级,其妻子也于2011年患脑梗两次住院而不能正常工作,而且老父亲重症、儿子刚考上大学。了解到这户困难职工家庭的情况后,蒋月琴积极为他申报连云港市特困职工,想方设法帮其渡过难关,终于在开学前把市总工会下发的金秋助学款送到他们手中。
蒋月琴就是这样心中始终装着社会,凡事想着群众。只要社会有需要、人民群众有危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献出爱心,时刻做好一位用心用情温暖四方的职工志愿者。她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本色,展现出无私大爱、善行义举的品质,正如她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做一个善良的人,时时会感到自己在发光发热。”(徐小婷 蒋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