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4日连云港讯 10月21日,灌云县检察院与县文物局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文物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该协作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与职能部门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协作配合,为灌云县文物保护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灌云县境内有新石器时期原始墓葬群、伊芦摩崖石刻、龙苴古城等国家、省级古迹。近年来,该院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与行政职能部门共同构建文物保护新格局,为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贡献了检察力量。
“龙苴古城遗址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采取了安装联通110报警功能的视频监控、更新档案资料、设置介绍牌等措施。”今年6月15日,该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陶亚明在开展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回头看”活动中,实地走访龙苴古城遗址时表示。
龙苴古城遗址位于灌云县龙苴镇。据《史记》记载:“龙苴城,楚将龙苴所筑,韩信下齐,项羽遣龙苴筑垒于此,后因名龙苴”。龙苴古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留存。
据陶亚明介绍,2021年初,该院办理熊某等人盗掘龙苴古城遗址内铜钱一案中,曾向具有属地监管职责的龙苴镇政府送达检察建议书。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检察机关共同研究采取整改措施,切实将检察建议书的内容落到实处。
为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2022年初,该院启动了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由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监督重点,制定文物保护巡查、规划建设、联动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形成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同发力、同推进、同落实的良好态势。
该院采取动态巡查与静态审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对全县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数量、级别、位置及现状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系统梳理历史遗迹、文化古迹、红色资源等,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活档案”,并建立问题台账。先后摸底踏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2处,共发现涉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线索21件,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5件,召开诉前磋商会25次,增强了文物执法督察效能。(王怀诗 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