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灌云:潮河湾草鸮成为“新网红”后……
2022-09-22 08: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22日连云港讯 连日来,灌云县杨集镇潮河湾湿地公园发现8只草鸮(俗称“猴面鹰”)的新闻引发国内数十家媒体关注。省内影响力较大的都市媒体,通过报纸、网络、抖音、微博、强国号、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平台发布该条新闻,阅读量数百万。据不完全统计,该条新闻的总阅读量过千万,草鸮成为灌云“网红”的同时,不少网友也十分想了解草鸮“这家子”的现状,很多网友关切留言,“老鸟弃巢了吗?”“草鸮雏鸟吃什么?饭量多大?”“台风‘梅花’没对草鸮的‘家’造成破坏吧?”“雏鸟什么时候能飞向蓝天?”……

为了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灌云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尹如春介绍,草鸮主要以鼠类和野兔为食,偶尔捕猎中小型鸟类、青蛙、鱼和体型较大的昆虫等,每年正常繁衍两代,这6只幼鸟应该是今年繁殖的第二代“子女”,通过近期观察和了解,目前这窝草鸮还很正常,一个月后即可出巢跳跃活动。湿地公园绿化工人称:“镇、景区党政联席会召开后,我们适时采取了防风防雨措施,每天都能看到老鸟进出鸟窝。”

近年来,灌云县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人民幸福生活的支撑点、展现地区良好形象的新亮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正在“走生态路、发生态财、吃生态饭”。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进程中,伊甸园的粉黛乱子草、潮河湾的油菜花葵花、伊芦山的梅园、大伊山的老龙涧红叶和生态沂河淌都相继成为“网红”打卡地,8只草鸮成为“网红”新宠,这就如同长江十年禁渔后重见江豚回归。一位关注草鸮这一新闻的媒体人说:“这是灌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标志性事件,‘一窝草鸮现象’既论证了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明显,又说明了要彻底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之路还很长。”

8只草鸮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还在该地引发了如何爱鸟护鸟的全民讨论。在草鸮的发现地,杨集镇党委政府围绕如何保护辖区鸟类等野生动物,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和景区员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题宣传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保护氛围,严厉打击滥捕盗猎现象,着力营造国家保护动物良好栖息地。湿地公园负责人说:“重点严控近距离惊扰,加强远程观察,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成效,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林业部门汇报,邀请专业人士前来鉴定和指导。”连日来,该镇还在景区邻村和全镇中小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活动,专门宣讲潮河湾发现草鸮的意义和爱鸟护鸟知识。

潮河湾发现8只草鸮的新闻,引起了著名农学家胡淼的关注,他说:“我在《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书中就呼吁,不要千篇一律地除草。保留一些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野生鸟兽的栖息地。”潮河湾草鸮成为“新网红”的新闻报道也引起了生态环境部主管的《环境教育》杂志主编周仕凭的注意,他说,“保护鸟类的最好做法就是远观而不打扰。如果发现有受伤的鸟儿,千万不要随便接触,可拨打林业部门电话或110进行救助。”(夏兴俭 曹靖)

标签:湿地公园;动物保护;雏鸟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