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家门口看戏 百姓过足瘾
2022-09-08 11:24:00  来源:连网  
1
听新闻

“在家门口就能看戏,实在太方便了。”居民陈晓兰是一位戏迷,经常在社区广场看戏,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戏,让她幸福感满满。戏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戏曲走进港城百姓家,也让更多热爱戏曲的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戏,连云港文化部门通过建设、改造和提升文体活动阵地,打造一批批艺术精品,让港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视觉盛宴,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53岁的张玉梅对戏曲情有独钟。小时候,她住在新坝镇普安村,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百姓文化娱乐活动就是看戏。家里太奶奶80大寿时请来剧团,在村里唱了6天9场大戏,戏台上,演员们优美动听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她。自此,张玉梅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0年她搬到市区居住,当时能看戏的地方不多,忙碌的工作让她总是没时间看戏,只能到一年一度的庙会去听听。后来,她听说海州朐阳门有戏台,周末她便带着小板凳,骑着自行车从市区海昌路出发,一路骑行50多分钟才能到达。“为了抢占靠近戏台的位置,我晚饭都赶不上吃。早早赶到朐阳门用小板凳占位。”张玉梅说。三四个小时的戏曲结束后,再骑车回家几乎都接近夜里12点。她告诉笔者:“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浑身冻得跟冰一样冷。”

“现在可不一样了,家门口就能看戏了。从我住的极美苑出发到市文化馆,步行5分钟就到了,每天都有各种演出。”张玉梅笑着说,以往骑车近1个小时去看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各类文化场馆、市民广场、街头游园都可以看免费演出,特别是在每年的年底和春节前夕,艺术剧院公益演出更是频繁。现在小区广场每周也有戏曲爱好者组织的文娱队来唱戏。这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可算是每天在家门口就可以看戏了。

过去,连云港上演的戏曲种类单一,文化场馆多以淮海戏和小品为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文化部门以实施艺术精品为引领,以省文华奖、省紫金文化艺术节、省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江苏艺术基金等重大艺术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形式,不断创作精品,现在,歌舞、民乐、相声、音乐快板、儿童剧等形式多样的舞台艺术作品轮番上演,优秀的演出让张玉梅大开眼界,更是过足了戏瘾。

不仅市区居民享受到“文化盛宴”,近年来,送戏下乡也给农村群众送去了实惠。今年78岁的钱廷翠是东海县安峰镇一位爱看戏的居民。10年前,对于她这样的戏迷来说,看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听说周边十里八村有演出,大家靠步行往返,路程远的就骑自行车。那时候一年才能看上一回大型演出。现如今,平坦的柏油路面好走了,交通更方便了,晚上路灯通明,散步就能走到演出场所,每周好几个场次的演出让他们看戏不再难。市文化部门还举办送戏下乡、濒危剧种童子戏等公益巡演,开展社区艺术节、“璀璨群星”群众文艺精品汇演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

与10年前相比,近年来,文化部门搭建“群众舞台”,也让百姓与戏曲有了更多互动。“‘家门口’的文艺活动,让我找到归属感。每次和同事一起演出,听到台下观众的掌声,都觉得成就感满满。”肖娴说。肖娴是市文化馆的业务骨干,同时也是一名青年歌手,原先她的演出“阵地”只是文化场馆的舞台。最近几年,她的演出“阵地”更多的是社区、乡村、学校、军营等地。像肖娴一样,文化工作者将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的艺术精品送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1公里”,也实实在在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武娜 冯秋瑞 魏菱珂 朱立宝 段芳)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