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日连云港讯 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细胞,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主心骨,是党在农村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抓好农村党员的培育工作,连云港市海州区洪门街道结合自身实际,为农村党员成长“量体裁衣”,做好“选”“育”“用”文章,全面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组织力、战斗力, 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储备+发展”,选好“苗子”壮大队伍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从口碑好、素质高、带动力强的优秀青年中吸收和发展党员。洪门街道利用日常入户走访、座谈交流、乡情恳谈等活动契机,重点从返乡毕业生、退役军人、乡土人才、致富能手中挖掘发现优秀青年,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等,建立入党后备人选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引导乡村优秀人员向党组织靠拢,以保证发展党员的源头充足。定期检视考察培养成效。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教育,全程跟踪发展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以谈心谈话、思想汇报等方式,全面掌握发展对象情况,防止带病入党。
“培训+帮带”,育好“苗子”强筋骨
培养农村党员需遵循客观规律,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洪门街道在培养课程设置上,注重凸显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培养内容选择上,注重构建党性教育、农业技术培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通过以党员固定学习日、开放式组织生活为主的实境课堂,以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为载体的竞技课堂,以专题党课为载体的流动课堂,用丰富新颖的形式确保农村党员学习广覆盖、得实效。同时建立“老带新”的帮带机制,采取“组工干部结对讲业务、班子领导结对讲方法、退休前辈结对传经验”的帮带措施,为农村党员“充电提能”。
“实践+责任”,用好“苗子”作示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洪门街道把中心工作一线作为农村党员培养锻炼的重要阵地。基层党组织“搭台架梯”,让农村党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和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疫苗接种、创文创卫、防汛等工作中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农村党员在实践中经风雨、受磨炼。集中开展“民情家访”“田间走访”“圆桌夜访”活动,广泛征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点亮微心愿”“结对帮扶”等活动载体,引导农村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政治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成了“土专家”“田秀才”。(潘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