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7日连云港讯 烈日当空,天气酷热。在东海县白塔埠镇张河村富凯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单永凯正穿着水靴,忙碌着给蓝莓树浇灌,在缕缕清泉的滋润下,浓密的枝叶更加郁郁葱葱,长势旺盛。“这一季的蓝莓采摘已基本结束,价格与往年持平,收入预计尚可。这阵子天气多日干旱少雨,所以我们不得不抽取地下水以解果树燃眉之急……”农场负责人单永凯说。
近年来,东海县白塔埠镇立足本地实际,大力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落实资金扶持、指导种植养殖、推广农业技术等手段,支持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逐渐形成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种植模式,有效拓宽了广大农户增收致富渠道。
在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白塔埠镇注重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原来零星土地进行流转、整合规划,“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示范一批”,采取“政策支持、能人带动、资金扶持”等措施,根据环境、土壤等条件,选择经营方向,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在白塔埠镇,类似富凯这样的家庭农场共有近60家,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已然成为富民强镇,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宾果家庭农场主刘潇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机场村,悉心经营,集动物养殖、高尔夫球场、水果采摘园为一体,具有综合功能家庭农场。农场占地面积400余亩,游客在这里可以畅享休闲垂钓、露营野餐、户外烧烤、健身运动等乐趣。刘潇雨除用心管理农场,还热心传授种养和管理技术,带动全村30多个农户走上了发展特色农业的致富之路,去年被选民推选为东海县人大代表。
“我每到农闲都会到这里打工,弥猴桃、樱桃、石榴的移植、管理、采摘、包装这些活我都会干,一年能挣万把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在宾果农场务工多年的村民陈大妈看来,到农场打工一举三得,不仅增加了收入,学到了农业技术,还顾到了家庭。
白塔埠镇发展家庭农场坚持“特”字先行,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乡村能人从事香菇、蓝莓、猕猴桃、火龙果、稻虾共养等特色种养。通过农品专线、电商平台等促进农产品销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生产技术上,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草莓、七彩西红杮等数字农业示范园;在生产管理上,采用水、肥、光、温等智能化控制系统,以智慧农业助力现代产业升级。与此同时,经营范围涵盖越来越广,涉及粮食生产、果蔬栽培、林木种植、畜牧养殖、农业机械服务等多个门类,七彩西红柿、弥猴桃、火龙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俏销省内外市场。
家庭农场不断壮大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各方合力,是切实有效的真举措: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数据采集、示范评定、运行分析等工作,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精准支持和服务;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逐级审核、动态管理”原则,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引导其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用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带动小农户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一项项举措犹如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了该镇乡村振兴发展的智慧之门。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白塔埠镇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徐黾 李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