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9日连云港讯 “过去郑西路很窄,没有明显的人行道,我早晚接送孙女上学要与各种车辆争道,很危险的了。现在可好了,经过扩建比以前宽了一倍多,人车分开走,方便安全多了,多亏县政协委员们的建言落地有声啊!”昨天下午,在中国晶都东海县城黄金地段校区新扩建的郑西路上,前来接孙女的阚奶奶,说出了众多家长的心里话。
今年暑假前,东海县城西双湖校区郑西路只有9米宽路面,没有分道,是繁忙的人车“混合要道”。它横在东海实验小学西双湖校区的校门前,早晚接送学生的家长,开着不同车辆拥挤在这一条道上,天天堵车还要天天行驶,特别是遇上下雨天能堵半小时左右,既影响学生上学和家长上班,又不安全,经常出现磕磕撞撞的情况。学生在增加,接送的车辆和安全隐患也在增加,学校周边道路不堪负重。因而,扩建西双湖校区郑西路呼声很高,迫在眉睫。东海县政协委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建言写在纸上,送到县党政领导的“桌面上”。
这份反映迫切民意的“民心建言”,很快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扩建西双湖校区郑西路作为民办事的重要工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校区扩建路道必须在假期进行,限期施工竣工,才能不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在采访中,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县住建局把扩建西双湖校区郑西路当作“民心路”特建,挤出400万资金,集中力量,大战酷暑,克服连阴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7月初开工8月底建成,共铺路面沥青1350吨、铺路基混凝土1000立方,将原来的9米路面扩建到20米,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铺成了全长800米的学生家长满意的“放心路”。
“想不到县政协委员的建言真管用,把这条西双湖郑西路扩建的这样快。”前天下午的傍晚,在新建的郑西路人行道旁的等候区,有几位接送学生的家长在那里忙着手工活,学生家长许女士高兴地说:“过去接送孩子上学,提心吊胆怕堵路赶不上到校时间,如今路面宽阔了,也能在每天接送孩子的等候空间做点手工活。”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上前说,她家有孙子孙女两个孩子在这里上学,暑假前路窄儿子儿媳不放心让她接送,可他们又上班没有时间,出现了“两头难”。现在好了,有了宽敞的路,她也能安全地接送孩子上学,解决家里的大难题。
有着宽敞平坦的沥青路面的郑西路重新出现在西双湖校区门前,不但使学生家长脸上露出了笑容,更让全体老师“提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校长刘旭介绍说:“我们学校处于县城人群密集区,全校103个班、6700名学生,是全县有名的‘百班学校’。每到早晚学生上学和放学高峰期,看到校前这条人车混挤的郑西路,都要焦急不安地熬过这个‘担心的时间段’。今年暑假期间,我们看到县政协和住建局领导多次到建路工地上,与建筑工人一起同甘共苦,解决施工难题。现代化的施工,加上工人的智慧和汗水,让政协委员的建言‘落地有声’,在短期内完成扩建任务,全校老师很受感动,决心用实际行动,教书育人,让郑西路在晶都东海出现‘人才高地的彩虹’”。( 陈树军 何宜坦 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