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灌云法院行政庭:深耕“责任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1-10-26 08: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26日连云港讯(记者 童金德 通讯员 茆芹 张曼)今年以来,灌云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教育整顿成果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相呼应,通过公平公正的裁判、耐心细致的服务、担当进取的作风,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生动践行着“两在两同”建新功的要求。

解群众之所难

2018年,李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并持续植物人状态,医疗费等各项损失高达200余万元,李某儿子将驾驶员顾某及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顾某、保险公司赔偿李某200余万元。因李某一直持续植物人,2021年李某儿子再次起诉,要求被告顾某赔偿康复医疗费近四十万元。

保险公司的保额在第一次诉讼中已赔付完毕,这四十万元的费用还能获得赔偿吗?李某儿子的言语里隐隐担忧。被告顾某以事故已过三年为由,认为后续发生的医疗费无法确定是否是李某康复所需药品拒绝赔偿,并申请对相关费用进行司法鉴定。承办法官认为,李某系植物人,其家庭因李某受伤治疗已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能公正、及时审理并督促被告及时履行,极有可能造成双方矛盾加剧。经反复做双方工作,并依法委托鉴定机构对李某康复治疗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鉴定,最终鉴定结论为用药合理、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后双方均表示服从判决,被告在判决后及时将赔偿款支付到位。

行政庭钱明宁庭长表示,行政庭面对的都是因交通事故致死致伤的受害人,作为法官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让当事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急群众之所急

“法官,我知道你们忙,但我的病拖不了了,请帮帮我吧!”案件立案后,原告打通了承办法官的电话。原来,原告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已花了二十余万元的医疗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现在治疗尚未终结,家里已经拿不出钱继续治疗。被告让原告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则以被告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为免赔事由拒绝赔偿。无奈之下,原告起诉到法院。承办法官在获悉情况后,让书记员尽快排期开庭。随后立即调取交警部门的事故卷宗,查明事故发生时被告临时搭载少量饮料,不足以达到改变车辆的使用性质,更未使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车辆载货亦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庭审后,及时判决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让原告能及时继续治疗。

尽快排期开庭看似小事,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的关切,代表的是主动为民办实事的自觉,转变的是立足岗位护民生的务实作风。

想群众之所想

“这面锦旗,您一定要收下!”这是原告封某为感谢法官公正开明、尽心尽责办案,切实为群众办实事送来的一面锦旗。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原告封某失去了父亲,该案因侵权人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因病离世等原因多次追加被告。经过几次开庭审理、勘查现场,最终作出了公正裁判。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往往车损人伤,牵涉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切身利益。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场不幸。“要想做到案结事了,就要再认真一点,再耐心一点,再辛苦一点。”

灌云县人民法院行政庭将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教育整顿的突出任务来抓,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牵引,把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与查纠整改有机结合,持续深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党的红色精神和优良传统,以更加优良的作风维民权、护民生,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保险公司;被告;原告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