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6日连云港讯(记者 童金德 通讯员 卢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连云港市连云公证处以保护老年人权益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着力解决讲解与接受信息错位、咨询解答不明、意思表述不清、老年人不易理解等问题,切实为老年群体做好针对性服务。
优化服务态度,下好便利老年群体的“贴心棋”。针对老年群体需求,连云公证处“面对面”接受咨询,“一对一”强化指导,耐心讲解,严格按照“一次性告知”原则,详细告知老年人应当提交的材料。对于不明白或者不理解的问题,老人可通过电话进行咨询,切实减少跑腿次数。完善公证大厅服务保障设施,根据老年人生理特征,准备老花镜、轮椅等设备,为老年人在办理公证过程中提供暖心保障。
护航特殊群体,服务好老年群体,对前来办证人员分流接待,为不会书写的老人准备指纹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无法进入办公楼内办理公证的老人提供上门现场服务。开展各类敬老活动,印制敬老爱老宣传资料,上门为社会福利院老人普及公证知识;在重阳节为贫困老人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并普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知识,将服务送到老人心坎上。
提高服务效率,下好优先办理的“放心棋”。主动上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开辟“绿色通道”,变“被动办理”为“主动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办事机制,对于老年人遗漏非重要材料等情况,采取事后补交、网络传输等方式容缺办理,有效解决了“多次跑、来回跑”问题,切实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建立“三优”服务体系,对老年人申请办理的公证,以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三个优先”原则为宗旨,确保尽快为老年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