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日连云港讯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的沙口村是一个享有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等美誉的小渔村,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敬老爱老的和谐风气,你能看到民富村强景美的乡村图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口村主动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实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行动上,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检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实效,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党史学习教育+样板创树,打造乡村振兴“沙口样板”
“我们老年村的老年房现在已经建到第三期了,前前后后投入得有2000多万元,新配备的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在装修中,一切都是为了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别人有的我们村民也得有,别人没有的我们村民也要有。”赣榆区宋庄镇副镇长、沙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强望着正在紧锣密鼓装修的沙口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说道。今年以来,沙口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位于沙口村东南角的“老年村”便是今年村内“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亮点特色工程。老年村针对村内60周岁以上、三(四)代同堂,且仅一套住房的老人,实行免费入住制度。目前老年村共入住182户,253位老人。今年3月,沙口村把与老年村相配套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列入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重点工程,中心建成后将对村内老人开放集中供餐点、室内健身室、棋牌室、阅览室、老人影院等活动阵地,让村内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解决了村中空巢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又缓解了长期同堂居住造成紧张的家庭矛盾,使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赋能,筑牢乡村振兴“思想根基”
沙口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村内的校外辅导站。15年来,中国好人、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振琦在这里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让关爱青少年成长、青少年思想文化建设蔚然成风。2008年,沙口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开办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多年来,沙口村依托校外教育辅导站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关爱弱势群体、帮教失足青年、农村青年政治科普等活动,村关工委先后被省、市、县级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校外教育辅导站也被评为省市区“优秀辅导站”、全省示范辅导站。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沙口村关工委早安排早部署,积极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利用村内农家书屋、百姓剧场、科普阵地、妇女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阵地,“五老”带头学习党史、带头宣讲党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大村民、青少年中走深走实、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帮助基层广大村民筑牢思想根基。据了解,今年以来,沙口村关工委已累计为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30000余元,为弱势群体办实事20余件,组织开展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活动、村民道德实践活动共计30余场,参加活动和受教育的人数达1500余人。
党史学习教育+产业富民,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沙口村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实在行动上,持续激活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今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内海水养殖产品销售市场受到冲击,沙口村党总支主动为渔民解难题,创新“支部+产业”培育模式,建立水产养殖及鲜活快运党支部,通过将本村鲜活外销、冰冻冷藏与烘干深加工相结合,推进养殖、加工、销售链式发展,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同时配备鲜活快运车辆20余台,往返于北京、上海、西安、郑州等大城市,预计年运销量将达2200吨,村民增收400余万元。为快速跟上新时代产业发展脚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提升,沙口村坚持调结构,促转型,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先后投资1500万元,引进2名国家级人才规划建设工厂化养殖项目基地。采用高密度、无污染、恒温室、零排放的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青蟹、杂色蛤及各色海洋鱼类,打造新型养殖示范样板,书写沙口村“海洋产业”的“新篇章”。(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