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9日连云港讯 近年来,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少家庭持续深化为民办实事,创新审判工作模式,依托“和合之家”家事案件调解工作室、“法伴成长”护苗行动庭室品牌建设,有效保护家事纠纷各方当事人特别是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推动家事审判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抓合力联动,促进多元解纷机制构建
依托“和合之家”家事案件调解工作室,与民政、妇联等部门实行联动,联合构建多元解纷机制,配合家事调查,助力家事调解。加强社工、人民陪审员、社会贤达等基层有影响的人员或当事人信任的亲属、朋友参与调解、审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庭前、庭中、庭后教育劝导,通过诉前阶段提前介入,组织双方进行调解。7月份,少家庭共计结案(民事)85件,调撤案件34件,调撤率42.9%,其中法官单人调撤率最高达54.7%。

二、抓刚柔并济,促进家事审判机制创新
以员额制改革为契机,搭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定期召开家事案件讨论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办案理念和裁判尺度,编制《家事案件调解指南》,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审判质效提高。同时,在送达阶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当事人了解诉讼的相关程序;庭审中,转变以往传统严肃的审理模式,从审问者变成倾听者;审结阶段,加强释明,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判后对重点案件加强跟踪回访,将司法的柔性情怀贯穿到审判过程始终。

三、抓党建引领,促进审判团队调解活力
少家庭依托党支部,“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多次专题研究家事审判工作,找准党建引领的切入点,将党建工作与家事审判联合起来,积极参与“法官进网格”工作,定期下社区指导帮助解决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承办法官提前阅卷,梳理案情,同时与双方当事人电话联系,了解当事人的意愿,对具有调解条件的立即进行调解,缩短调解周期。引导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向调解能手学习,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发动的调解格局,提高调撤率。

四、抓精准普法,促进法治教育实效提升
抓住重要节点、社会热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节点开展相应普法宣传。拓宽宣传领域通过合作共建,与社区、民政局、司法局共同搭建普法平台,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普法。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及内容,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参观见学、参与制作电视台《法治护航》栏目、发布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专题法治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学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多次乡村普法、留守儿童专题活动,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无缝对接,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精准普法。(郭爱洁 姜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