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6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王新敏 徐文政)为更好地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践行司法为民要求,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重大战略工作目标得到有效实现。近年来,连云港市连云区司法局,紧紧结合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充分利用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贴近百姓服务新机制平台,坚持人民调解工作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正确问题导向,积极发挥街、村居法润民生微信群的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全区平安和谐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多元化解显成效。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五建设,依托法律顾问、邻里长老、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多方力量,参与信访接待以及人民调解工作,合力推进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的“无缝对接”。整合优势力量,建立调解能手轮流“坐诊”调解制度。每月区信访接待日,该局都要组织各乡街及其他驻区相关单位派熟悉民情调解员参与接访调处,提供精准的工作思路和建设性建议;在区、乡街各司法行政服务站点安排法律顾问开展“定期会诊”,针对社会经济与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和乡街、村居多发、易发领域矛盾纠纷,逐项逐条做好咨询解答,及时有效地参与矛盾纠纷和历史积案的化解。推进人民调解“一乡街一品牌”活动,将一些人员密集的小区楼长、乡街退休“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村居民组长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善解民意、热心人民调解、德高望重的基层一线乡土人士吸纳到全区各级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来,积极发挥他们情况明、底子熟、威信强的优势,让其当好调解主力军,促进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快速得到有效研判与化解。
其次是注重源头治理,确保“访调对接”信息联通。(1)重大复杂,矛盾第一时间对接。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未决、重大疑难信访件,区调解委员会总是在第一时间里与信访部门联通信息,并进行研讨与会商,迅速反应,及时做出周密可行的化解方案。大打攻坚战,快速摧毁“堡垒”。去年以来,该区调委会与区信访部门互通信息185次,开展信访矛盾纠纷会商72次。(2)日常工作对接在乡街和其他驻区调委会。发挥乡街与村居和驻区其他专业调委会的作用,细化日常信访矛盾信息对接。强化基层群众“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居民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治的手段化解各类复杂多变的信访矛盾问题,充分发挥乡街和村居人民调解网格管理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矛盾纠纷排查、摸底全覆盖的强有力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控信访倾向,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精准对策,确保“访调对接”真正发挥作用,达到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效果。
再者是出准信访化解矛盾“得力拳”,法润民生微信群助和谐。自2017年省厅开展建立乡街和村居法润民生微信群工作以来,该区各乡街和村居已实现全覆盖,形成了由7个乡街法润民生微信群主领的36个基层村居法润民生微信群网络体系,此服务平台均由市、区相关律师事务所选派知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目前,正处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
该微信群不仅担负着法治宣传、发布法律资讯和以案释法案件信息外,还较好地发挥着线下咨询与信访调解的积极作用,担当起为替政府分忧,帮百姓解难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重要职能,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该区里有一社区张老太丈夫离世较早,膝下共有三男一女,其中两大儿子均在政府机关吃皇粮,小儿子从事农业生产,因腿有残疾日子过得紧巴巴,且已与媳妇离婚多年。她家碰上国家高铁路项目建设,房屋被征收,获得120多万元的经济补偿,除置换一套住房外,还剩余50万元。俩大儿子有固定收入,明确表态分文不要,留给老母亲养老和小弟生活用,可婚出的女儿女婿却与母亲和弟弟为此事纷争了两个多月时间。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此事曾经各方屡次调解说服不奏效。当有居民在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里谈及此事时,被有心的法律顾问石律师得知后,他通过与司法所及社区党员干部在线上线下不间断地疏导,很快得到理顺,仅用一周时间就将这桩家庭财产纠纷彻底给化解了,最后,女儿女婿在获得4万元拆迁款的基础上达成了和解协议。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该区各乡街、村居法润民生微信群在律师法律顾问群主们的积极努力下,已免费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达16000余人次,线下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与历史积案260多起,接受法律援助咨询服务2000多件。
他们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显成效,“无诉讼”促和谐尽展时代风采。近年来,该区为适应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着力提升广大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积极推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全区有20多个村居先后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占应创数的85%以上,名列全市榜首。通过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的成功创建,较好地带动了全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更让每个群众都能感受到法治的阳光照耀。
为巩固这一成果,助推社会更加和谐,该区又步入了新形势下的“无诉讼”村居达标创建工作,并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局与区法院携手并进,采取法官对接村居方法,实现矛盾纠纷靠前介入,延伸司法职能,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设身处地的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六月初,该区一街道几十名群众对本社区原“两委”违背群众意愿,违规将部分滩涂、鱼塘抛填改作货场承包给外地人经营的错误行为不满,一度联名集访市、区政府,并还到区法院准备立案起诉,当街道司法所得知这一群体性集访消息后,立即介入,并迅速与法院定点挂职法官对接,通过区法院多元化调解中心以及区政府多部门联动调解,在细化疏导工作努力下,未予进入诉讼程序,使这一信访案及时得以平息,最后通过移交区纪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