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闻业危机之一是新闻话语危机。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张立伟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刊文,认为突破僵局,亟需叙事转向。媒介观需从“传递信息的媒介”转向“生产意义的媒介”,受众观念需从“信息短缺相对无知的受众”转向“信息超载相对知情的受众”。叙事转向,主要运用五大纪实手法:结构、时间、空间、视角、编码,协调事实、图景与真实性、客观性的关系,为受众报道公共生活的真实图景。
“新闻业危机”已被多方研究,论述较多有受众流失危机、媒体盈利危机、记者倦怠危机等。本文讨论一个较少引起关注的视角——新闻话语危机。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加剧了受众流失、盈利下降、记者倦怠,等等。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的专业新闻业,亟需突破僵局的叙事转向。
一、信息话语僵局
对记者而言,快速可靠地提供信息是新闻业的首要任务。尽管信息环境今非昔比,“信息告知角色仍然是新闻活动的核心,也是这个专业(或手艺)做得最好的部分。”这做得最好的部分,如今恰恰受到严峻挑战,陷入了行业僵局。
信息话语怎么产生僵局?原因有传递信息内卷化,有信息超载大环境,其导致或加剧五大难题:
难题一:报道同质化愈演愈烈。只要有“两家”媒体报道“同一”新闻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信息就必然同质化。报道同质化导致竞争内卷化,大家都抢新闻,却因墨守成规而停滞不前。网络的出现,加速了同质内卷化,同质化报道“一齐”呈现于网络,也更容易让受众发现、产生厌倦,加剧受众流失的危机。
难题二:新技术不归谁专有。以数字、网络、移动为基本元素的新信息技术,有利于传递信息。然而,媒体所用的“新技术”大都是成熟的大众化技术,进入门槛很低,如几乎成媒体标配的“两微一端”,其建立不难,但维护难,更难的是从同质化森林中脱颖而出。新媒体建设入不敷出,加剧媒体的盈利危机。
难题三:竞争对手愈多愈强。以上两条,是信息话语陷入僵局的内因;还有外因,即传递信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同一条跑道,挤进太多太强的竞争对手。原生新媒体崛起,一边搭建平台,聚合海量信息;一边开发算法,对用户个性化推荐。平台与算法都是传统媒体的弱项,这进一步加剧媒体的盈利危机。
难题四:记者“收益努力比”下降。这是内卷对个人的含义。信息的即时性、转瞬即逝性让记者愈来愈累,创造的价值却不高。信息的即时性不仅使记者身体疲惫,更让他们有一种丧失斗志之感,加剧了记者的倦怠危机。
难题五:信息生产能力扩张高于需求增长。当前信息生产有四大主体:UGC(用户生产内容),OGC(机构生产内容),MGC(机器生产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UGC和OGC加入,已经信息过剩;MGC还有人工智能加持,信息海量涌现。担心被人工智能代替进一步加剧记者的倦怠危机。
以上难题交缠恶化,结果就造成行业僵局。
二、叙事的突破
认识僵局是突破的前提。僵局根本原因是内卷,冲破内卷化,可借助外生变量。幸运的是,这变量对新闻业并不陌生。
迈克尔舒德森认为有两种新闻模式:“信息”与“故事”,从新闻立“业”就相伴而行。后来,信息模式成主流,故事模式居于边缘。然而,1980年代,全球发生了“叙事转向”——重视叙事及其社会意义。叙事转向的心理学领军人物是杰罗姆布鲁纳,他把叙事定位到认知,论证叙事是正当的认知方式。布鲁纳认为人类认知有两种模式:范式思维与叙事思维。前者为自然科学所倚重,后者在人文-社会科学更常见。两者以不同的方式组织人类经验,解释或建构现实世界。它们互相补充,没有孰优孰劣,也不能将一种还原为另一种。
全球叙事发生转向,新闻界却强化信息模式。信息短缺时,信息模式有用;如果信息超载呢?那就来了麻烦。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报道《桥太老了吗?桥墩间诸多桥段修补延误》,警告大桥没能按时整修。接下来6年,每年都有相关报道。到第6年,大桥在交通高峰时倒塌……
大桥该修的新闻报道了6年,为什么全城人都不放在心上?报道的作者分析,网上信息太多了:炸弹恐慌、性侵、杀人、抢银行……这些信息转移了大众视线,“大众忽视重要信息……和互联网有关”。
布鲁纳说: “叙事的本质需要有行为的主体、场景、方式、对象和目标”,“(叙事)不仅涉及行为者实施某一行为或达成某个目标的过程,还必须要有某个困境、某个问题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大桥该修就是一种困境!如果加入行为主体,情况或许就会不一样。叙事必须“见人”。没有叙事主体,就没有叙事。上述报道中,记者疾呼大桥该修,这就有了故事的核心——“冲突”,以及故事的基本结构——“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6年的持续报道,疾呼者会遇到反对者,继而冲突加剧,“人与物”的冲突扩展为“人与人”的冲突,于是新闻生新闻、故事产故事……反对者再遇到疾呼者的支持者,双方博弈对抗,进而新闻有生机,故事出新意……如此,相关报道就有可能吸引受众,引发关注。
叙事突破,不仅能解决难题三,还可以解决难题五:信息生产能力扩张高于需求增长。不再对超载信息叠床架屋,而是满足受众新需求。信息超载为新闻提供了机会,面对乌泱泱、乱哄哄的信息,“人们努力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的含义。人们探索途径来组织和解释这个世界。人们需要故事。”
蕾切尔卡森曾面对比“桥太老了”严峻得多的困境:1950年代,社会普遍认为杀虫剂是人类的福音,而她要讲滥用杀虫剂的危害。“毒害”信息准确,但同“人们现有心理状态”矛盾太大,只会妨碍接受。当时,全世界关心核辐射,有大量关于放射性沉降物的舆论宣传,卡森灵光乍现:把核辐射作为滥用杀虫剂的隐喻!于是有了著名标题:《寂静的春天》。继而有了经典的导语: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鸟儿,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知更鸟、猫鸟、鸽子、㭴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蕾切尔卡森成功的秘诀在于她不直接讲信息准确的“毒害”,而是以“寂静的春天”展示了一个“世界末日”的景象,以此来告知受众滥用杀虫剂的危害性。
三、生产意义的媒介
新闻业的未来,部分取决于相关社会场域,部分也取决于新闻人的愿景——我们希望它走向哪里?准确地说,新闻业的未来,取决于两者的磨合。
正如有两种新闻模式,也有两种媒介观:作为技术(包括基础设施)的媒介和作为意义生产过程的媒介。西皮尔克莱默尔较早讨论两者,她用的是“器具视角”和“传媒视角”,她认为“任何把传媒当作信息的外在运输工具和载体来理解的理论,恰恰都没有抓住传媒的非器具性维度”,即生产意义的维度。“传媒不仅服务于信息的传达,更重要的还在于传媒自身……从根本上被赋予了参与生产意义、而不仅是传递意义的力量。”
信息是“事物呈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意义是“对另一件事物而不是对自身的意图”。信息在事物自身,意义在事物之外,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传递信息的媒介报道事物本身,如“桥太老了”,且信息与意义均限于此事,如“诸多桥段修补延误”。这种传递必然导致同质化。生产意义的媒介报道事物之外,如滥用杀虫剂走向“寂静的春天”,且由此及彼,生产出全新意义,如污染环境——与“核冬天”殊途同归!这样的报道更容易达到传播的效果和目的。
两种媒介观,伴随两种受众观:相对“无知”的受众与相对知情的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介繁荣多年,主要面对的是地域区隔、信息短缺、相对“无知”的受众。当初,CNN把自己看作“新闻特使”,决意创立第一家真正的“全球信息公司”,并收获大批观众。而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兴起,信息超载,受众知情度提升,CNN收视率猛跌。CNN的困境,是信息话语危机的病理切片。面对相对知情的受众,摆脱危机需要生产意义的媒介——帮助受众把握信息混乱时代公共生活的意义。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要回答“所有的人真的都是兄弟吗”这个问题,只弄清楚“兄弟”的含义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情感。这正是叙事所擅长的领域,叙事结合着意义与情感。生产意义的媒介,需要成为叙事转向的媒介。
“后真相”认为情感比事实重要,这引起新闻人的恐慌。其实,只有“信息特使”才会恐慌,因为“传递”信息,情感不是必选项。但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为什么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因为她的描述采用的是激发情感和引发注意力的方式。此类情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不易消失:情感引发注意,情感记忆深刻,情感推动行动。所以媒介生产的意义要让受众接受,就必须进行叙事转向。
四、公共生活真实图景
生产意义的媒介,聚焦于服务公共利益,后者是新闻事业作为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戴维莱夫说:“新闻的……核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观念,即新闻倾向于描述其所处的公共生活的样貌。其有3个关键点:受众(“其所处的”)、公共生活、真实图景(“样貌”)。
媒介的首要任务是讲述受众的真实生活,不得遗漏或离题,更不能刻意隐瞒。在公共性上,媒体应聚焦具有公共性的现实事件,将私人的留置于私人世界。就真实图景而言,新闻叙事涉及读者与作者的主观性,产生主客观之辩。
客观性只能“改善”不能“抵制”,它是新闻真实的根基。而新闻客观性的特征,是主客观(记者与报道对象)互动建构起来的。从采访到创作,记者的主观性成为客观性不可离弃的部分。主观怎么达到客观?其关键是,主观介入是运用五大纪实手法——结构、时间、空间、视角、编码——非虚构报道事实。
上海电视台1993年的纪录片《毛毛告状》,湖南农村的“打工妹”抱着3个多月的私生女毛毛,到上海找爸爸。男方不认孩子——“打工妹”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小说家王安忆认为,这个纪录片以“真实”挑战了文学,推翻了文学中“很多虚伪的东西,假的东西”。如何挑战?就在于其运用了五大纪实手法。
一是空间。选择事件空间进入文本,呈现选题立意。如果报道上海本地的男女纠葛,只是常见的城市八卦、家长里短的闲篇。而采访湖南“打工妹”赴上海认亲,有以“民工潮”为载体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婚恋关系;有大上海接纳外来移民,消除偏见与歧视的城乡关系;有外来“打工妹”向这城市讨还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利益的新女性形象。
二是视角。比传递信息的视角立体丰满得多,叙事视角既有记者(A),又有剧中人毛毛妈妈(B),还有涉事男方(C)。男女各方以不同视角看待同样的事实,构成冲突起源的图景。
三是编码。主观介入的,不仅有记者,还有媒体这一“超级叙述者”。媒体有源于“媒介能力”擅长的编码方式,以有力的视像开场与结尾表露故事与议题的来龙去脉,给观众留下众多悬念……
四是时间。以叙事时间重排事件时间。事件时间,是双方“先”失和,女主“后”来找男主。叙事时间把“先后”次序打个颠倒,“先”出女主叙述来上海找男主的经历,“后”由男主叙述双方为何失和及回避的缘由。叙事时间的倒置,既表达叙事者倾向,也“先入为主”引导受众的观感。
五是结构。其表达报道主题。上半部,男女冲突及过程回溯,把悬念垫高拽满,让观众愈来愈揪心:男主到底认不认女儿?下半部,把释放悬念呈现为过程,社会介入苦情戏一波三折。最后通过亲子鉴定、法院判决等情节,完成了男主含泪愧疚认妻、认女的故事讲述。结构完满表达双重主题,一是新闻主题:“外来妹”进入大上海所遭受的委屈与奋争,以及收获主流社会的法治与温情。二是故事主题:愿天下反目恋人重归于好!
叙事转向中,新闻叙事如何协调事实、图景与真实性、客观性的关系,“叙事”能否取代“信息”,成为报道前沿的核心问题。王安忆说:《毛毛告状》“出奇制胜之处在于这是真实发生的,就在我们身边,是你我他中间的一对男女,它彻底地写实,比现实主义创作更加现实主义,它一下子把大家所有人都征服了”。非虚构“现实主义”的关键是运用五大纪实手法,各种手法及其搭配,都要求记者学无止境、精益求精。由此解决信息僵局的难题四:记者“收益努力比”下降。
难题四是新闻业作为专业的根本难题,在当代变本加厉。专业与业余相对,专业的就是技能熟练的、经济有偿的。专业的一般标准,是“拥有核心技能,需要高水平的培训、技能和判断力,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以之衡量新闻业,“一个明显的障碍是,尽管存在许多培训项目,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但新闻业仍旧缺乏确定的、特有的基本知识或技能……新闻工作者所声称其具备的技能要么是非常普遍和基本的,属于经验法则;要么是需依靠天赋和直觉,而无法通过培训来维系。”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CNN的高光时刻。但“海湾战争结束后,CNN失去了80%的观众”,“从那以后,CNN的收视率一路下滑”。受制于“客观素材”,观众“注意力”往往只会昙花一现。信息新闻的困境促使我们向叙事转向,使新闻报道重获尊严。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叙事的重要性,新闻就会赢得更多生存空间;如果我们无视记者作为“说书人”的根基——新闻就会陷入危机。叙事转向,铁核心是新闻业务,但也涉及新闻专业、新闻制度,进而波及新闻研究、新闻教育,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最后以杰克鲁勒的话结束本文:新闻与人的生存的所有范围广泛的问题密切相关……新闻学必须大大拓展其有关故事和公共生活的视野……有关公共生活的最为复杂的现象,从出生到死亡,都将在新闻的戏剧性和引人入胜的描述中得到捕捉。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原标题是《叙事转向:突破信息内卷的新闻话语危机》。全文约10500字,此为节选,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OyphhNO0mt1XB4HHAXK0Q。)
【作者简介】张立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