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腾与周科然、李凯轩在融合教育夏令营上与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刘霞 摄
今年,江苏47.7万高考生中有三位视障考生周科然、杨艺腾、马成,他们与普通考生共答同一套高考试卷,分别取得理科641分、文科615分和585分的好成绩。考试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的杨艺腾使用的是大字版试卷,同校的周科然和来自南京市盲人学校的马成使用的是盲文版试卷。眼下,和他们一起期待录取结果的,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庞大的“后援团”。
视障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到底有多难?学校和社会怎样支持视障学生,尤其是全盲学生参加高考?记者进行多日采访,却仍然没有算清这笔“账”。
热爱音乐,他选择普通高考追梦
马成是南京市盲人学校应届高三生中唯一一位、也是该校2016年开办高中以来第二位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该校教务处主任陈秋节告诉记者,视障高中生有两条升学路径,一是参加专门针对视障学生群体的对口单招考试,进入对口专业院校;二是参加普通高考,进入普通高校。由于视障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相对简单的对口单招考试,而马成却选择了参加普通高考。
班主任刘婷介绍,马成自幼学习二胡,一次偶然的契机,一位二胡演奏大师称赞他“有难得一遇的天赋”。从此,马成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立志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高三上学期,他顺利通过该校的本科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文化课成为他接下来要攻克的难题。
得知马成要参加普通高考,各科老师倍感压力,纷纷安排时间给马成“开小灶”。数学老师吴静说:“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比普通高考少很多知识点,比如在数学中,几何、向量等内容是不考查的。”对一个从小就看不见的孩子来说,理解立体几何、向量等需要空间想象力的内容,谈何容易?为此,吴静亲手制作实物模型,再用铁丝制成辅助线,让他用手触摸,帮助他建立空间感。
文科科目中也有不少对视障学生“不友好”的地方。如何将漫画题翻译成盲文?政治老师郑荣权苦苦思索后想出一招:先把漫画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再将其翻译成盲文。每位高三学科老师的电脑里都有一个文件夹,被命名为“马成辅导”。最近,郑荣权又打开这个文件夹,发现足足有2.6G,全部是文字文档。“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郑荣权说。
高二期末时,教务处召集各科老师开了个会,主题是讨论马成高考到底能考多少分。“盲文打字有个特点,‘正摸反打’,答题时是无法打草稿的,计算题只能口算和心算。”数学老师认为,马成在这一科能考七八十分就很好了。地理老师毛红琴说:“当时我觉得地理只能考40分,因为几乎每道题都有图。”
经过讨论,老师们认为马成高考总分450“比较有把握”,但这离考取上海音乐学院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他们只有一个选择:拼了!于是,各科老师纷纷开启“抢资料”模式——托熟人找朋友,到普高讨要学习资料,再加班翻译成盲文。“最后两个月,只有马成一个人在教室里坚持着。”郑荣权说,他看着马成身影时想到一个词——孤勇者,“是他感动了我们”。
令老师们欣慰的是,三次全市统一模考,马成的成绩节节攀升。当他在二模中获得586分的好成绩时,老师们有些难以置信。高考成绩出来,马成取得585分,老师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全心付出,他们与孩子共同拼搏
杨艺腾和周科然通过“随班就读”方式在秦淮科技高中与普通同学一起学习。对周科然来说,陪伴他完成学业的,不仅有自己学校的老师,还有南京盲校的老师们。
南京盲校就像周科然的另一个母校,从初中到高中,这里的老师们一直默默支持着他。南京盲校副校长、江苏省视障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华建英介绍,由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依托南京市盲人学校创办的省视障教育资源中心成立20年来,已为全省有需要的400多名视障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大字教材、教辅和盲文资料制作等支持。“有些教材没有盲文版,需要一本本去翻译。”省视障教育资源中心办公室主任颜涛说。除此之外,盲校老师们还要帮他翻译一些日常学习资料,以及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
“周科然中学期间的大考都是在盲校进行的。每次考试都像是一场接力,他妈妈一拿到试卷便拍照传给我们,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翻译出来,为他安排考试。考完后还要将答卷再翻译成汉字,封装后送回去批改。”颜涛说,将一份试卷翻译成盲文需要3—4个小时,所有科目加起来的工作量巨大,“每次考试需要20多位老师一起忙碌,除了翻译试卷的学科老师,还有转译、校对人员、监考老师参与其中。”
陈秋节说,起初校领导还会在群里发一些拜托老师们多费心的话,后来发现每一位老师都在尽心尽力、竭尽全力,根本无需多言。初高中6年时间,省视障教育资源中心团队支持周科然参加了24场考试。
在6月24日高考成绩通道开放后几分钟,南京盲校教师工作群里弹出一条消息:“祝贺马成高考获得585分,周科然641分,杨艺腾615分。感谢多年来为他们求学付出过汗水的老师们。”群里顿时沸腾了,老师们惊喜又兴奋,他们明白“汗水”这个词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6年的盲文试卷答题,让我在高考时能够平稳发挥。”周科然说,自己是个“幸运儿”。6月29日,周科然妈妈把所有由省视障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的学习资料带到盲校,以供下一位同学接力使用。记者数了一下,这些资料足足装满6个大纸箱。
推进融合,家校社持续倾注汗水
6月29日,2024年江苏省视障随班就读学生融合教育夏令营在南京市盲人学校开营。开营仪式上,周科然、杨艺腾、李凯轩三位“大哥哥”受邀向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李凯轩是南京盲校开办普通高中后第一位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现于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研究生。
一位家长提问:“你们有没有过被同学边缘化的经历?”杨艺腾毫不犹豫回答:“完全没有!”与之相反,他说自己总是能感受到同学和老师带来的温暖,“最后离校时,连宿管都祝我高考顺利。有这么多人支持我,我怎么会考不好呢?整个社会都在支持我!”周科然说:“既然选择随班就读,就要处处把自己当成普通人,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在秦淮科技高中,杨艺腾、周科然都是自己班上的“小太阳”,他们对学习的专注和努力带动全班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周科然初中时曾获跳绳比赛第一名,高中运动会时勇敢报名班级接力赛。一位老师曾这样评价他们:孩子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李凯轩在大学期间也曾遇到困难,“有一门课是合唱指挥。看不见谱子,怎么指挥?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把谱子背下来。后来我成了全班背谱子最快的。”
今年参加高考的三位视障考生分别选择3个不同升学方向。文科生杨艺腾,第一志愿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高考数学取得148分高分的理科生周科然,填报南京理工大学的数学专业;艺术考生马成,则寄全部希望于自己的“梦中情校”——上海音乐学院。他们的选择不仅与自身热爱相关,也因许多专业不招收视障学生受限。对于毕业后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他们都表示还没有想过。
“随班就读是我国推进融合教育的现实途径,但每个视障学生的情况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随班就读或前往特教学校就读。无论是随班就读还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视障学生都将在成年后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华建英说,“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成年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在就业、生活方面真正实现独立。这条路不容易,需要孩子、家长、学校以及各相关部门贯彻始终的支持。”
南京盲校为什么对这些非本校就读的视障学生倾注如此多的心血与关注?颜涛作出解答:“我们全校老师都是‘与光同行’教师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员。从事特殊教育行业,不仅要心中有爱,还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用心守护这些孩子的成长。”
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