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端午佳节 听江河对话 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第二场《当丝竹遇见管乐》精彩上演
2024-06-11 09: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6月10日晚,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第二场演出《当丝竹遇见管乐》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江边草坪开演,来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六大顶尖民乐团,用经典民乐共同奏响“我们的节日”。当丝竹之音与管乐之韵交相辉映,当古典民乐与现代元素相互碰撞,目之所及是江河浩瀚,耳之所听是天籁和鸣。

古韵新声 与民同乐

用国乐诉说江河之美

一丝一竹,一曲一调,故事立于弦上。伴随着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带来的民乐合奏《大帐庆典》气势磅礴的旋律,整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四胡、火布思、鹿头琴与扬琴、三弦、竹笛等民族乐器巧妙融合,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娴熟的技法和浓厚的情感让现场听众无不沉醉于游牧民族欢快幸福的节日氛围中。

“吹起将军令,敲起得胜鼓”,当大家还沉浸在二人台代表性乐器“四胡”清脆、悠扬的节奏中,飘着地道“醋溜风味”的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带着气势恢宏的吹打乐《大得胜》登场。

随后,来自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和陕西民族乐团也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民乐合奏《秦韵》、二胡齐奏《迷胡调》、竹笛二重奏《跑旱船》,将秦地的风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用音符奏响美妙和声

黄河之水,九曲迂回,悠扬的民乐沿着滚滚黄河水来到河南。舞台上,河南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仿佛站在中原大地,用音符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琵琶、古筝、二胡、唢呐、曲笛等民族乐器交织奏响,《中州韵》《红旗渠水绕太行》等曲目娓娓道来。

经典、传统、当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奏响鲁西南鼓吹乐《拉呱》。乐曲旋律热烈、欢快,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演绎了一幅祖国繁荣、家庭和美的农家画卷。紧接着,竽齐鸣,乐放歌,锦歌韵,飘然起,《千秋和鸣》曲目表达了人们对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的无限崇敬。

以乐为媒 江河对话

展现民乐魅力诠释中华文化

江风徐徐,美景醉人,民乐如诗。当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奏起《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曼妙的音符将人们从“浓烈、深情、唯美、厚重”的黄河文化氛围中,轻轻带回江南水乡的柔美与恬静。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雅韵风姿。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江南丝竹优美婉转,北方管乐壮丽豪放,两种音乐风格相映成趣,为音乐表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一次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江河对话”。

演出最后,来自江苏、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包头的六大顶尖乐团首次携手,以民族音乐为纽带,共同演奏了《花好月圆》,用民乐带领观众在丝竹管弦声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浑然天成的自然环境中聆听中华民族的情感密码,在传承创新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以乐为媒,以律会友。6月11日晚,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第三场演出《扬子风华》将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江边草坪奏响。来自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的音乐家们,将在长江岸边奏响《扬子风华》,以音乐为桨,挖掘长江流域丰富璀璨的民乐资源与人文底蕴,用民歌赞美生活和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标签:
责编:丁小玲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