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部校共建新闻传播教育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融媒体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媒体行业专家以及学院部分教授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副院长邹举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执行院长庄曦教授首先向来访专家介绍了学院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设置、生源情况、培养现状等方面。接着,庄曦院长表示正逢南师新传教育创办六十周年,恳切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借此机会,检验新传学院的人才培养结果,并向学院提供宝贵的意见。
与会专家们对发展学院教育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学院实际情况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学界专家发言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浩教授建议组建江苏省新闻教育联盟,进一步发挥协同引领作用,推动全省新闻学科高质量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板俊荣教授表示部校共建有三条路径:一、新传人才培养需要强调新闻伦理,以及对自媒体的正向引导;二、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强化远缘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理工科与新闻与传播学科的交叉融合;三、强化新闻与传播文科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路鹏程教授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教育实践为例,分享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如何面对AI技术的挑战和机遇:首先,学院建立沉浸式全息影像创新研究中心,不断拓展“全息影像+”与智能教育、智慧传播、体育、心理等多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方式与应用模式;其次,建立“大语言模型与创意写作”团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完成的各类优质媒体内容产品。
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樊传果提出当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有两点,一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如何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教育理念转型;二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等深度融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丽丽表示:部校共建新闻教育是近年来国内新闻教育中涌现的新形式,每家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经验,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定期进行优秀经验介绍及专题讨论,并特别注重收集教师及学生们的真实反馈,将部校共建的资源实实在在落实在教学科研上,也将其成果转化为新闻人才的创新培养上。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张健对部校共建的主要评价标准进行了总结:一是能否抓准、抓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研究,精心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金课”,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二是能否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深耕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样板,促进学界与业界的深度融合?三是能否适应国际传播、智能传播趋势,按照国家关于媒体融合的战略构想,培养新一代全媒体新闻专业人才?四是能否立足地方,服务国家,全面提升资政服务能力?五是能否坚持新闻工作“干中学”“学中干”的传统模式,持续退出过硬的、高质量的、富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传媒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金宝教授认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部校共建使新闻专业的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部校共建模式将会促进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借鉴和创新,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祖华认为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新闻传播的应用场景快速迭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折旧风险“的挑战;二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成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必修课”,新闻传播类专业面临课程体系优化的挑战;三是媒体融合趋势要求培养全媒体人才,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在全媒体人才培养基础上如何打造特色的挑战。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冯广圣认为:部校共建作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话的重要平台,为培养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南师新传学院在部校共建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践行的一些做法成为其他新闻传播院系部校共建的重要实践样本和观察田野。
《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认为: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技术迭代升级,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通过优质的课程体系建设,达成理论培基与实践操演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跨学科开拓视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发展应不限于现有格局,不囿于内部体系,与时俱进探索出独特模式和全新路径。
业界专家发言
新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董事长、总编辑杭春燕认为:只有双向奔赴才能双向赋能。自己愿为部校共建尽微薄之力。
新华社江苏分社副总编辑凌军辉表示:新闻是一门实践科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校部共建办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他建议:一方面学院需要适应媒体变革需求,拓展社会实践的宽度和广度,为就业提供多元化选择;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环节增加实践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和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认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有效打破了学界业界的思维壁垒,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紧贴媒体融合实践,适应全球传播、智能传播、智库传播新趋势,有效培养全媒体传播卓越人才。希望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立足江苏,辐射周边,在舆情调研、信息传播与资政监督等方面取得更多创新研究成效。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高级记者刘庆传表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华日报渊源深厚、互动高频。多年来,学校到新华日报评论理论部见习实习的学生表现优异,相信在校部共建的推进中,将产生更多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兼具的新闻人才,为全省新闻事业发展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贡献力量。
新华日报国际传播部、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沈峥嵘认为:在专硕的毕业论文答辩中引入新闻单位资深人员共同进行评审,体现了部校共建在各个环节尤其是终端环节的重要实施,也体现了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一贯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推动部校共建的决心和实举。
新华日报全媒体科教新闻部主任、健康传媒中心主任、高级记者张琳表示:部校共建应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用、项目共建、人才共育,如针对日新月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否共建实验中心,整合资源,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收获应用型成果;共育人才,能否增加业界指导老师,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新华日报经济部主任陈炳山指出:部校共建为多方合力整合资源推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提供了绝佳平台,衷心希望借助这个学界业界共同的平台,开创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发展、新闻宣传实践互相赋能、相得益彰的新模式新路径。
《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认为: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愿业学携手,一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岽期待和南师新传院进一步加强企校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文化传承等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促进出版业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共同发展。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在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之时,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也不能停步不前。在南师新传教育创办六十周年之际,依托业界学界专家的评估指导,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充分利用部校共建的资源及优势,搭建更加完善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时刻保持对持续变化着的时代环境和学科背景的高度敏感,迎来创新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