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午,当记者见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心胸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冯丽萍时,她刚忙完上午的科普活动。“这是国际护士节相关活动,我和急诊科护士一起前往镇江市残疾人就业托养中心,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冯丽萍说,只要时间允许,这样的公益活动她都会参加。
冯丽萍1996年从卫校毕业后入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心胸外科护士。28年来,她坚持以有温度的专业护理守护生命健康,以无私的爱心温暖更多的人,先后获得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奉献奖、“江苏好人”、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一个牙印——她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
冯丽萍的右臂上肢有一个患者留下的牙印,虽然已经过去近10年,她依旧记得当时危急的情景。“有一位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在监护病房出现谵妄的精神症状,想要自行拔管。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我当时冲上去按住患者的手,没想到被狠狠咬了一口。”冯丽萍回忆。
受了伤的冯丽萍,并没有抱怨什么。“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希望监护病房的患者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温暖,我们也会用爱心、耐心和专业让他们尽早康复出院。”冯丽萍说,心胸外科监护病房不允许外人进入,患者所有事务都由护士完成,这就要求护士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兼具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这份细致,让她挽救了一位肺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肺癌术后患者感到胸闷气喘属于正常现象,但这名患者在转房时大量出汗,血氧饱和度只有85%,我当时判断其可能出现肺栓。肺栓患者被搬动后容易引发严重后果,我立刻停止转房并通知医生。”冯丽萍说,医生到场检查确诊为肺栓,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后转危为安。
一支团队——她将重担扛在肩头
冯丽萍的上班时间是上午7点半到下午5点,但从上午7点到晚上7点,她的身影都会在病区出现。“早上例行检查,询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夜间情况,然后跟着医生查房,了解每位患者的最新情况,明确当天需要重点关注的患者。”冯丽萍说。多数情况下,护士长并不需要参与查房、护理等事务,但冯丽萍自我加压,再利用下班时间完成当天的行政事务。
冯丽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感染着团队的每个成员。“护士长对我们的要求比较高,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最新护理理念,针对每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制定不同培训计划。在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遇到一些重症患者或疑难病例,她也会对我们进行指导。”与冯丽萍共事近20年,心胸外科资深护士武丽娟对她钦佩不已。
在冯丽萍的带领下,心胸外科一病区的护士们快速成长。17人的护士团队中,除了主任护师冯丽萍,还涌现出4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
一份承诺——她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冯丽萍深知献血的重要意义。每当医院呼吁无偿献血时,冯丽萍总是首先撸起袖子,目前她已经献血超过2000毫升。
2004年,冯丽萍说服家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6年,冯丽萍接到镇江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她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冯丽萍毅然选择捐赠。“受捐献者是一个青壮年,需要的造血干细胞较多,整个采集过程持续近7小时。”冯丽萍说,当看到234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送往手术室,她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冯丽萍兑现自己的庄重承诺,成为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第1例、镇江市第58例、全省第534例、全国第610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在她的影响下,当年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31名青年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记者 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