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六个坚持,努力打造高品质新城教育
2024-01-19 20:52:00  来源:新华报业·新江苏客户端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社会的需求,更是群众的期盼。2023年9月以来,南师附中新城小学聚焦“美学思维·现代学校”的发展愿景,以新城教育“三观”——美的儿童观、慢的成长观、活的评价观做行动支撑,以“过优雅而从容的童年生活”为行动方向,遵循美丽的校园、美好的教学、美妙的学习、美善的关系四条发展路径,课堂之内“生长带得走的能力”,课堂之外“塑造有记忆的童年”,努力打造高品质的新城教育。

坚持党组织全面领导,让学校管理提质增效

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学校在健全党组织全面领导机制的同时,还提升了学校党员队伍质量,持续打造了党建特色品牌。

据了解,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创建了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新·诚‘大先生’”,促进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共融相通。通过集中学习、榜样引领、典型赋能等举措激活教师工作内驱,努力营造新一代“大先生”的从教氛围。

坚持立德树人为本,让德育工作更有实效

学校不断优化学生评价体系,现阶段正在实行的“星辰奖章”体系更有效地实现了全员评价、全过程评价、全方位评价。2023年9月以来,学校又创造性设计“向美小使者”和“向美示范班”评比,不仅提升德育工作实效,还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学校不断推进品格提升工程,2023年1月《向美而行:以美润德助力儿童品格提升行动》成功申报区级德育创新项目,3月成功申报南京市品格提升工程和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还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指导班主任建设班集体,加强过程评价,形成72个班级的“向美文化”系列成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共有15个班级获得建邺区良好班集体称号,5个班级获得建邺区优秀班集体称号。

坚持内涵发展为先,让育人品质再上台阶

课堂与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两翼”。学校在“金陵好课堂”创新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全面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完善“美的立诚”课程方案,再次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战略性文件,把准改革方向,分析学校建设背景、课程基础等现状,撰写《美的立诚:过优雅而从容的童年生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课程规划方案》,并在全区汇报推广。

学校深化“美妙的学习”内涵解读,探索各学科“美好的教学”“美妙的学习”带来的教学方式变革,使审美成为课程育人的内在支撑力量,倡导让教学闪烁设计的光芒、让学习充满美妙的邂逅。

学校努力推进“跨学科学习”重点项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语文、英语学科以“美妙的学习”为理念的优秀经验与案例,在落实“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坚持发展教师为要,让学校软实力不断增强

一直以来,学校紧紧扭住教师发展这一牛鼻子,不断打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芯片”。

学校确定了多措并举的教师发展实施路径,加大教师“三标共研”力度,并进行“面+线”的交叉网格教研。研课模式上,从重教研走向重学研,从“坐中学”走向“做中学”;研课主题从原有的聚焦大方向转向紧跟市区语文教研确定小方向,一方面形成一定经验辐射全校,另一方面形成教师发展梯队。在此基础上,学校“名师团+行政团”每周二“听诊+共研”一线课堂至少8节,以“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学研体系,推动教师发展,让教研机制效度更高。

同时,学校还加大力度培养教师,不仅更加细致地规划了青年教师发展路径,还更全方位地服务着骨干教师发展。2023年11月,完成第十届“建邺区学科带头人”校内评选、考核工作。临考前,组织候考教师进行两次考前模拟,组织两次专家讲座培训及考前复习指导,梳理考点,形成宝贵的复习资料库。完善《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教师梯队建设方案》,为有潜力、肯钻研、善思考的中青年教师量体裁衣、私人定制。

为了让学校科研服务针对性更强,学校一方面全面了解教师发展需要,一方面成立学校科研队伍,以期服务学校发展,助力教师成长。学校还针对教师缺论文发表这一难题,专门邀请了专家为老师们的论文撰写与发表提供细致入微的指导,并为老师论文发表梳理信息、推送投稿渠道,力求增加相关教师的论文发表机会。

学校还先后接待各地国培计划、校外访学、跟岗培训近400人次,

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提供公开教学的机会。本年度学校多位老师获得省市级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坚持多元培育为径,让学生看见成长、享受成长

学校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开展“教材以外的学习”,将少年警校、红色研学、非遗文化、合唱、民乐、竹乐、足球等已有特色课程做精致,以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素养。

学校针对葫芦丝、体育足球等传统项目,扎实做好普及工作;针对课后服务,学校充分利用教师特长,让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各开设相关社团,还有乐高机器人、VEX机器人和优必选机器人等科技社团,让学生社团生活多姿多彩。同时,学校还有效开发校外资源,进行特色发展。

2023年,该校学生共获得62项省级奖,40项市级奖,310项区级奖,获奖达654人次。

坚持呵护童心为基,让教育服务做透做细

在2022年外立面整体出新的基础上,学校又整体翻新塑胶场地,还不断推出校园微景观。不时出现的校园“吸睛点”,让学生愿意徜徉于校园,慢慢品读校园的味道。2023年下半年,学校一次性更换所有学生的餐盒,更换送餐的保温箱和每个班级的汤桶、加餐盒。

学校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点对点VIP式疏导谈话,开学前,班主任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开学前的心理状态……学校努力架设师生对话桥、家校沟通桥、亲子情感桥三道“桥梁”,拉近校园内外人与人心灵距离。

一直以来,学校努力构建美善的关系,坚持做好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做好家长志愿者工作……正是因为学校专业的教育、学生积极的参与、家长无私的支持、社会有效的协作,助推新城教育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标签:
责编:丁小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