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严肃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掀起热潮。王家卫执导的剧版《繁花》引发全民热议,根据最新茅奖作品《回响》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同期热播,加上此前讨论度很高的《河边的错误》《平原上的摩西》《三体》及更早些的《人世间》,严肃文学的改编俨然开出一树“繁花”。
透过《繁花》看“繁花”:如何评价这些改编作品的艺术水准?文学母本为影视作品注入了哪些新质?从文学佳作到“一出好戏”有怎样的转换密码,“热潮”中又应有哪些“冷思考”?
一部《繁花》 打开审美对话的空间
纷繁的叙事线索,戏剧化的光影构图,柔软的沪语方言叙事,浓郁的王家卫式审美风格……这些成就了剧版《繁花》的话题热度。
“《繁花》的静态画面很美,但没有戏剧动作,人物似乎缺乏真实的个性和脚下的土壤。王家卫可能不喜欢生活化的细水长流,他钟爱煮熟的生活瞬间,最好用精致的酱汁,为这些瞬间调制浪漫色彩。这导致他惯常的美学风格并不适用于电视剧。”豆瓣网友@大奇特的看法引发不少争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孔德罡就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繁花》《河边的错误》其实都在印证影视语言作为形式载体对表意的极大添彩。
“余华《河边的错误》是先锋文学的冷静、荒谬与简练,电影版则是作者电影的抒情、浓烈和独有的意象表达。《繁花》也是如此,金宇澄的母本是老上海的低调,而王家卫拍的是他独有的细腻做作,把微观放至极致的宏大,把小事拍成生死级别的浓重——《繁花》的不响变成了‘巨响’。”孔德罡说,“这个改编我认为是成功的,这种风格也是适于影像表达的。原著里有很多不能拍的世情琐事,在原著仅占三分之一的阿宝线索,被拉伸成改革开放的宏大史诗,适应了时代和观众的需要。”
南京艺术学院戏文系创作教研室主任张印蓉也认为,《繁花》是电视剧行业“孤峰”般的存在。流连于那个年代的鲜花着锦、奋进与激情,她每每想起汪曾祺的“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这样的生活”。如果按照米兰·昆德拉对小说的三种分类——复制世界、解释世界和创造一个新世界,《繁花》显然属于最后一类。“步入王家卫的《繁花》,一个壮阔、完整、绮丽、精彩的上海令人神迷,这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也是一个精神和心灵的世界,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和时代、地域相关的鲜明性格,比如玲子‘有主张,搞得定,摆得平,最重要的是输得起’。王家卫把人物刻画得很细致,核心事件中的戏剧冲突也有效促进了人物关系的变化或个人成长,品鉴《繁花》能够‘复习’到很多经典的编剧法则。”
如果放弃“二极管思维”,《繁花》激起的审美探讨完全可以成为宝贵的对话场域和认知增殖的空间,如还原时代的能力,对城市性格的把握,人物塑造有无弹性,以及形式与内容的接榫,等等。上海评论家黄远帆就认为,不谈好坏,《繁花》其实更像一张“错版”的邮票,不拘常规,却有它的价值。剧中处处使用的金黄色光辉,是王家卫的目光,是他对想象中的历史的凝视和回眸,他错乱的叙事仿佛在隐喻,大部分的时间像水一样流走,留下的只是某几个闪光的瞬间。
赋予“文学感” 文学成影视崛起强大动力
一如苏童所言,影视和文学一直处于热烈的“情感依恋”之中。“如果不是文学改编,好莱坞就没有今天,好莱坞是攀附了文学才提高了自己的地位,电影也因此从大众娱乐跃升成为艺术。”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说。
在不久前的一场影视改编论坛上,爱奇艺PCG总裁王晓晖谈起了影视行业的最新动向:“随着《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世间》等严肃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屏,影视改编热潮逐步转向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成为中国影视崛起的强大动力。长篇小说尤其和电视剧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很多作品入围茅奖评选,便会被影视公司预定。”这和前几年“大IP+小鲜肉”的粉丝经济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剧版四大名著,光影世界里的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第五代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以及近年来的《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三体》……做了一番简单的盘点后,南师大新传院副教授陈晓发现,当代优质影视剧中少说也有半壁江山来自文学改编。“两种媒介都有共同的叙事属性,展现时代、描写人物、讲述复杂情节、表达思想主题,而文学率先用较为‘低廉’的成本进行试错、接受读者的筛选,其中获奖的或者销量高的、有点击率的,就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影视的青睐。”
透过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不难看到优秀母本为行业注入的“新质”。剧版《人世间》里,主角周秉昆对学霸兄姐表现出真实的羡慕嫉妒恨,他在意父亲对几个子女的不同态度,甚至觉得父亲“势利”,他作为剧中“善”的化身展现着真实崎岖的心灵世界。在《回响》中,传统的探案、悬疑成为不那么重要的物质外壳,导演试图顺着案情的进展抽丝剥茧出人性的秘密,并细致呈现了办案女警的婚姻困境,对我们时代的婚姻展开伦理洞察。《河边的错误》则让观众重新审视疯癫与理智:有的疯子,不过是不符合社会的期待,却成为了河边需要修正的错误——这些密实的“文学感”,为影视行业注入了一针营养剂。
人物化,是影视“文学感”的一个重要面向。如今的影视剧更加注重塑造人物,张印蓉就很喜欢根据畀愚同名小说改编的《叛逆者》,剧中朱一龙饰演的中共特工林楠笙有成长轨迹,也有人物弧光。而霸道总裁式的人设越来越令观众难以忍受。“因为只有面具而没有性格的形象,无法唤起观众的共情。”
审美的迭代升级、对优质内容的强烈渴求,催生了新一波的文学改编热。陈晓注意到,王家卫下“繁”的背后,有一系列电影导演转战荧屏、对文学作品“跨界操刀”,如冯小刚的《回响》,张大磊的《平原上的摩西》,路阳的《天启异闻录》等,文学原著+电影导演的强力CP,为电视剧行业吹来了新风。
不能为改编伤害文学 影视繁荣的正途仍在原创
文学与影视是两种相似但又不同的媒介。刘震云打过一个比喻:影视像河流,奔腾汹涌,遇到落差就变成了瀑布;小说像大海,表面的浪花波涛并不重要,浪花底下的漩涡暗流、潮涨潮落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业内常说“一流原著,三流改编”,而二三流小说有时却能变身银幕经典——对影视生产规律的把握决定了原著命运的分野。电视剧《回响》中,冯导虽然吸取了原著剖析人性、探讨伦理的优长,刻画了生活中的“潜流”,却没能在建构“浪花”上下足功夫,以至网友呼吁:希望导演们都先做好“叙事”再谈“表达”。
从优秀的文学原著到优质的影视作品,其间转化的密径引发人们一再勘探。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更适合改编?陈晓提出了她心中的三个基本标准:较强的叙事性,丰满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突出的类型风格。改编则要做好“增删改”:增强故事线索,删掉过于文学化的段落,把故事修饬得更适合影像表现。汪政也认为,改编是一个戏剧化的、对原著简化的过程。
作为全国的文化重镇,江苏一直有着文学戏剧化、影视化改编的传统。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文学+影视创投计划”。就在不久前,江苏省作协发布了“江苏优秀原创文学作品戏剧影视转化十年百部(2012—2022)推荐榜单”,涵盖长、中、短篇小说及非虚构、童话、图画书等多个门类,为江苏文学作品多样性转化作出了初步探索。
影视作品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还原、增色,带动文学的传播,二者双向赋能、相得益彰。汪政却提出了“冷思考”。他认为,越是在文学改编的热潮中,越要保护好文学的母体和土壤,培养影视行业的自我造血能力。
“现在有一种‘影视优先’的错误思维,对文学伤害很大。一些有影视情结的作家为了售卖版权,把小说写成影视腔,只剩下叙述和对话;读者也常以轻松的影视欣赏代替有难度的文学阅读,这对文学、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传承都是不小的伤害。”汪政认为,文学与影视是源与流的关系,文学繁荣了,文学氛围好了,文学读者更多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改编作品,影视是靠文学“养”出来的,好的影视观众首先应该是好的读者。另一方面,影视要繁荣,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原创,仅指望文学改编,既会伤害文学,也会萎缩影视的原创力。
这与南艺影视学院院长陈捷的观点不谋而合:文学改编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文学对生活进行了提纯,对人性、生活、细节表达了关注,进行了哲学的思考,影视也应致力于这样的工作。成功的改编是和文学的一场对话,是一种原创性的改写,而不是另一种艺术形式的重复。
记者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