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南京林业大学校团委主办的“瑞华筑梦 公益南林——水杉支教十年公益路”活动在学校兔宝宝剧场举办。
活动以短片《从我,变成“我们”》拉开序幕,回顾了水杉支教成立的激动时刻,展现了公益团队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蜕变过程。在回忆中,众人同撷十年硕果,将支教故事镌刻年轮。现场还电话连线了大凉山的村民和小朋友,听他们分享水杉支教对当地教育及生活的提升贡献,活动现场暖意融融,爱心涌动。
回首十年坚守,水杉支教不忘初心,以支教为基点,文化赋能,互联网助推,全方位帮助支教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一种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扶智+扶贫”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自2013年起,水杉支教团连续10年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树河镇及下属10余个村落支教,使当地高中升学率由不到5%提高到近30%;并为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十年来,形成以暑期支教为基础,“1+10”云支教为核心,两个校区、多个公益项目联动,三维育人,“扶智+扶贫”等全面服务支教地建设的水杉支教模式。
10年来,水杉支教团培养了500余名志愿者。10年支教,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深山,是每一届志愿者的前往树河镇必经的两天奔波;凉山的星空,崎岖的山路,是每一届志愿者暑假支教的“打卡项目”。一路艰难险阻,在志愿者看到大凉山孩子的笑颜的那刻,都化作了值得的见证,支教初心,驱使一代代志愿者向支教之路不断奔赴。一个月在地支教,加十个月线上辅导,水杉支教志愿者通过“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精神引导”为支教地中小学生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帮助,持续陪伴一批批山区中小学生成长。
今年7月,第10届暑期支教开始,郭辉老师和金弈峰、廖晓娟带领第一批志愿者,张富康带领第二批志愿者再次赴大凉山支教,共计58名志愿者;袁韬、张栋树带领22名志愿者赴汉中田坝小学支教地进行暑期支教。十年如一日,水杉支教志愿者们以心火绵绵,护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