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增强核应急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公众核能认知度、增强公众核应急意识,11月9日,江苏省核应急宣教室在省核应急办揭牌。9日-10日,省核应急办联合江苏广电总台开展核科普宣传系列活动。
据悉,江苏省核应急宣教室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不断拓展宣传阵地,持续推出创新手段,努力实现科普宣传由单一向多维、平面向立体、抽象向鲜活等方面转变,让科普宣传工作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
此外,为了普及核能和核安全知识,做好核科普宣传工作,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省核应急办)、江苏核电公司和江苏广电总台联合制作了科普宣传系列片《从“核”而来》,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核能和核安全知识的认知度,不断扩大核科普宣传影响力,有效增强公众核安全意识。
江苏省核应急委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汤晓斌介绍,目前国内核电公众宣传基础薄弱,还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当牵头建立系统完善的公众沟通法规体系,制定科普宣传工作程序,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强化核科普工作的合作分工。“无论是核应急宣教室的揭牌,还是省核科普系列片的发布播放,包括去年成立的核科普联盟,都是核科普宣传很好的方式方法。”汤晓斌说。
核科普宣传,就要先了解核电站。在江苏连云港,就有一处核电站,全球在建及在运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田湾核电站。据了解,当前田湾1—6号机组在运,7—8号机组在建。田湾核电站在运机组运行状况总体良好,截至目前,累计安全发电超过4000亿千瓦时,直接带动就业近2万人,减排效益相当于在江苏省种植超过10.2万公顷绿色森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环境应急处副处长沈大伟介绍,8台机组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超900万千瓦时,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7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中国近一亿户家庭一个季度的用电量。
汤晓斌告诉记者,除核能之外,非动力民用核技术应用更广。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比如核医学诊疗技术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病患的生命;核技术在安检领域的应用有效保障了人流物流畅通和交通安全;植物诱变育种提升了粮食安全;辐射加工助推高性能材料推陈出新,辐射消毒灭菌确保了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等等。(记者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