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厉欣)线下招聘、政策咨询、直播带岗、面试辅导......10月28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指导,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民政厅、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苏社有为促就业’系列活动”在盐城启动。活动现场,近5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40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省内外20多所高校1万余名毕业生踊跃参与。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人社部于9月22日~11月20日开展“职引未来――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通过组织多频次、专业化、精准化、定制式、各种规模的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网上“牵线”、现场“牵手”的精准服务,发动企业进校园,联合部分大中小城市,开展系列直播引才、直播带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更加便捷的平台,在“双向选择”中实现双赢、多赢。
本次活动面向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2024届毕业生,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盐城工学院专场和江苏省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同期举办。现场近500家用人单位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造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设计、材料、化学、环境、教育、医学、护理、旅游、金融等各个领域。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的综合能力。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盐城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财富顾问储春晖表示,“我们单位涉及的领域比较广,会倾向于看到更多元化的人才。今天在现场也感受到,现在的应届生会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会更自主化,他们会根据自身能力不断的提升有一些岗位和方向的调整。”
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人事科韩凤霞看来,线下的招聘效果会更好,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直观了解双方的需求。“除了薪资待遇之外,大家还更关注平台,平台的优质程度会直接影响个人后续的晋升和发展。”招聘现场,盐城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周黄彦在笔记本上罗列了好几条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请假容易吗?”“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和比例”“第一年入职有年终奖吗?”“一年两次晋升的比例”......江苏润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一一解答。
今年,全省人社系统推出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硬核”政策,最大限度筹集开发政策性和市场化就业岗位,“免申即享”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等企业吸纳就业支持政策,“直补快办”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各类补贴;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面向高校毕业生密集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4244场次,集中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02.4万个次;实施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新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7.4万个,组织7.45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见习。
记者获悉,省民政厅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联合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印发《关于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围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多层次搭建就业平台、多方位提供就业服务、多举措压实工作责任等“四个多”要求,对有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围绕全国民政系统“陪伴成长·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积极打造“苏社有为促就业”社会组织品牌,通过印发倡议书、出台支持文件、举办对接会招聘会等方式,多措并举引导江苏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已经开展就业服务活动2179场次,推动9256家会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3万个。
本次招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的独特优势,充分展现社会组织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积极作为。盐城市商业协会会长虞加军介绍道,“为了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销售增长点,我们新近成立了协会直播基地,新增工作岗位25个,包含主播、运营、客服、美工、短视频编辑等,希望通过本次招聘吸收大量优秀人才,助力协会高质量发展,同时,主动融入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大局,争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盐城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张秀娟告诉记者,“个人的话还是想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招聘会,在现场发现可选择的有很多,打算多看看,多考量再选择。”
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秋季活动期间,我省将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活动500余场,发动2万多家次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近3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