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传媒观察》|刘涛:数字媒介时代的图像阐释学及其范式创新
2023-10-26 09:28: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刘涛  
1
听新闻

数字媒介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图像的极速“繁殖”,各种图像形式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铺设了文化的形式及语言。由于技术逻辑完成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跨越,并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欲望,图像生产的机械复制模式逐渐“进化”到W.J.T米歇尔所说的以生物控制、自动生成、几何增殖为特征的全新阶段。因此,如何解读图像,又如何理解“图像世界”,并抵达文化深层的视觉性命题,成为图像阐释学亟待拓展和创新的一个理论命题。

文本不会自我“言说”,所有的意义都是阐释的产物。在阐释介入之前,图像只是一个有待认领的对象物或人造物,而阐释的功能便是复活对象的“文本”属性,将其从自然状态带入社会状态,发现或复原文本的意指性、意向性内容,从而赋予文本以意义。

必须承认,语言文本往往携带着较为顽固的元语言系统,如体裁、文体、结构、语法等,其功能便是对各种可能的“自由发挥”加以限制和束缚。然而,由于图像文本高度依赖语境本身的语言和规则,图像的边框必然承受着外部线索、意图、欲望的“肆意入侵”。因此,如果说语言文本的阐释往往有“章”可循,图像阐释则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势必影响阐释意义上的共识形成。

只有回到图像阐释的学术原点,才能更好地确立“再次出发”的起点和方向。关于图像阐释学的系统论述,需要追溯到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不同于维也纳学派所擅长的基于艺术形式分析的意义取向,瓦尔堡学派转向了艺术史研究,其跳出了纯粹的“形式”向度,转而基于严密的图像志方法,尝试挖掘潜在图像中的主题内涵。这一分析路径经由瓦尔堡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系统论述,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图像学阐释范式,即从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规约意义(conventional meaning)和内在意义(intrinsic meaning)三个维度出发,形成了图像阐释的三大意义系统。

尽管瓦尔堡学派正式拉开了图像阐释学的序幕,但其中的若干阐释问题依然未能得到系统解决。例如,瓦尔堡学派以一种极为精细的史学路径对图像意义加以论证,然而,这里的意义系统却面临着不容回避的“象征之殇”,即图像的意义最终笼罩在一个时代的宏大话语所设定的神话、母题和观念之中,这使得图像阐释所揭示的意义,不过是宗教原典或神学母题在图像那里所投射的象征意义。

必须承认,在传统的艺术图像那里,图像学依旧具有强大的阐释能力,但是对于以数字图像为代表的其他图像形式而言,其阐释能力却大打折扣。例如,传统的图像阐释多是基于“再现”这一基础性的表征模型,而数字媒介时代的图像则已不再完全拘泥于“再现”的生成逻辑,图像存在的“管道”逻辑愈发凸显,图像对面的“现实”似乎难以辨析或不再重要,这意味着建立在“再现”分析基础上的图像阐释学亟需发展和创新。再如,从传统图像到模拟图像再到数字图像,阐释实际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图像时代”,这意味着图像阐释需要回应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画面”问题,而是更为普遍和深刻的“生成”“界面”“流动”“境况”等问题。图像阐释学唯有聚焦于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范式创新,才能真正获得阐释的生命力和想象力。

阐释,既是问题,亦是方法;阐释的价值,已然超越了纯粹的文本与意义维度,同时也指向深层次的人类存在及沟通命题,即以阐释为方法,促进更大维度的社会对话与理解。而要达此目的,图像阐释学的知识体系创新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创新图像阐释学的理论范式?一种可能的理论建构进路便是针对具体的阐释困境,如象征问题、再现问题、语境问题等,拓展和丰富图像阐释的多元视角及其知识生产方式。笔者曾撰文《超越“象征之殇”:物质逻辑与图像阐释的媒介视角——兼论以媒介为方法的图像阐释学》《图像的境况:视觉实践与图像阐释的传播视角——兼论图像阐释学的释义系统问题》等,主要思考图像阐释的媒介视角、传播视角等。但这样的探索也是刚刚起步,希望学界能够对图像阐释学这一跨学科领域给予充分关注,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像阐释学。

(《传媒观察》202310月号卷首语。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图像;图像阐释学;学派
责编:苗津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