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 近百场活动打造文化盛宴
2023-09-13 09:0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陈起增)9月11日晚,扬剧《郑板桥》在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由此拉开帷幕。从9月至12月,本届紫金文化艺术节将以南京为主会场,淮安、盐城、宿迁、扬州为分会场,在3个月的时间里,推出舞台艺术演出、艺术作品展览、大学生戏剧展演、紫金小剧场剧目展演、艺术电影展映、群众文化活动等板块,涵盖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民间工艺、群文活动等多类别近百场活动,奉上一年一度的群众艺术盛宴。

开幕大戏扬剧《郑板桥》,展示传统戏剧的守正与创新

郑板桥在扬州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开幕戏剧《郑板桥》是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创排,扬剧名家李政成主演,优秀青年演员彭楷仪,扬州市扬剧团主要演员张卓南、沈仁梅等演员参演。该剧通过郑板桥与妻子饶五娘之奇缘、与官员卢抱孙之聚散、与盐商张从之恩怨,展开对清代扬州琳琅满目的市井描绘,用虚构的人物关系结合板桥先生以“怪”出名的民间故事,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意象的,不媚权贵、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洁的“八怪之首”郑板桥。

郑板桥刚正不阿的人格、体恤百姓的情怀,以及幽默风趣的个性,经由生动演绎,“立”在了舞台之上。演出过程中,不时响起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李政成表示:“扬剧要守住传统而不守旧,要有现代人的眼界和理解。《郑板桥》以守正创新的形式,将郑板桥的一生娓娓道来,希望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传统戏剧唱主角,艺术节向基层倾斜

与往届相比,今年艺术节将更加重视传统戏曲、传统剧目、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展示,入选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的23部作品中,戏曲类剧目共15部,占剧目总数的65.2%,涵盖了扬剧、锡剧、淮海戏、柳琴戏、吕剧、泗州戏等地方戏曲。

此外,为了充分彰显传统戏曲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今年艺术节面向全省各院团征集了越剧《柳毅传书》、苏剧《花魁记》、淮剧《赵五娘》、扬剧《王宝钏》、锡剧《珍珠塔》、京剧《骆驼祥子》、昆剧《瞿秋白》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8部经典保留剧目和近5年获全国或省级大奖的优秀剧目进行展演。

深入基层的一台台好戏,让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参加会演的23部新创剧目中,有10部县级院团作品。同时,延续往年做法,除南京主会场外,设置淮安、盐城、宿迁、扬州4个设区市(县)分会场,开展新创剧目会演、新创音乐作品会演和艺术普及活动,切实推动文艺热在基层、火在基层。

群众演、群众看,每一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都是一次群众乐享的盛会。今年艺术节期间,陆续开展优秀文艺成果共享行动和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展示行动,组织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家,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举办展演、展览,赴农村和社区为广大文艺爱好者、群众文艺团队骨干授课辅导,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不止于江苏、不止于线下!更多的精品艺术被“看见”

紫金文化艺术节,不仅是江苏原创舞台精品“大阅兵”,同时,一大批省外的高质量剧目、视听盛宴也接踵而至。舞台演出、艺术电影、展览展示等形式雅俗共赏、美美与共,共同“扮靓”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

“哈姆雷特”与“杜甫”隔空对话,黄梅戏《天仙配》和芭蕾舞剧《天鹅湖》碰撞出别样“浪漫”,艺术节特邀国内外一系列优秀剧目,宁峰“巴赫计划”系列音乐会、维也纳柏林爱乐音乐家合奏团音乐会、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音乐会等汇聚名家名团,让观众可以遍览国内外精品。

闪亮舞台,不止于现场。本届艺术节将对23部新创剧目演出和7部新创大型音乐作品进行网络直播,与时俱进为观众提供更便捷的互动方式。此外,艺术节还邀请专家和广大文艺爱好者对艺术节的剧目、展览等开展评论,让大家的观点都能被“看见”,让艺术节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欢聚的节日。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