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慧园宿舍区楼下的台阶旁多了一条爱心坡道。原来这是为身患残疾的2022级新生小张(化名)专门打造的,方便他使用轮椅进出。开学初,当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得知小张所需后迅速与校区管委会、公寓中心等部门联动,很快为他解决了困难。
在南航,这样为学生办实事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南航学生资助架起了一座通向学生内心的桥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致力为每一位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因事而化,让资助工作暖心更入心
寒风凛冽的冬日清晨,南航食堂里热闹非凡,热乎乎的早餐温暖着同学们的胃,更为他们开启新一天的学习注入满满动能。在12月连续31天早晨6点半免费发放700份“爱心能量早餐”的传统,南航已坚持了3年,为数千名早起奋斗的学子带去温暖,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负担。2022年《人民日报》关于学校早餐的报道下,南航学子对于“爱心能量早餐”的评论狠狠地“火”了一把,这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奔赴。
及时精准地为学生排忧解难是南航学生资助工作的初衷,学校坚持因事而化,设置有第一时间应对灾情疫情的专项补助,有分层分类解决不同学生路费的交通补助,有面对突发疾病和变故的临时困难补助等,典型做法得到中国学生资助专题报道、工作简报获得工信部领导圈阅。此外,学校依托学业支持发展中心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结对帮扶,开展“职业素质拓展季”为就业能力不足的困难学生提供核心能力培训,全方位地为学生办实事,努力将资助工作做到同学们的心里。
因时而进,让资助工作助人更铸人
在南航本科生最高荣誉“校长特别嘉奖”的答辩舞台上,小吕(化名)讲述了他从偏远农村走来又突遭家庭变故的经历,是学校的资助平台给了他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激励,在“绿色通道”不仅缓解了学费压力,还得到了暖心大礼包和曾经跟他一样走过“绿色通道”的学长学姐们的鼓励;“助学金”给了他日常的学习生活保障,“爱心能量早餐”激励他早起奋斗,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舞台上一个个生动的励志故事激励他永不言弃、奋发图强。就这样,他虽然身处逆境,却始终向阳生长,凭借不懈奋斗,他的绩点从3.2提升至3.9,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级竞赛奖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成为了班长,还带领同学们一起投身支教、奉献青春……他把自己比作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的蒲公英,而他的故事也正如蒲公英的种子,将正能量播撒到更多人的心里。
南航学生资助工作将物质支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因时而进,奖助体系从单一评价转变为独具特色的多元引领,教职工与后勤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园丁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自强不息的学生,还有校长(年度)特别嘉奖、大学成就奖、航空工业奖学金、CASC奖助学金等具有校本文化特色的奖助项目等,都激励着更多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爱国奋斗。榜样宣传从“一次性”灌输转变为“立体化”浸润,举办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校长有约、榜样对话等活动,开设专题网站、编印风采录,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榜样育人实效,形成见贤思齐、共同奋斗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培养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学生榜样。
因势而新,让资助工作赋能更强能
小阿(化名)是从四川大凉山考入南航预科班的彝族学生,入学之初他面临着生活费没着落、语言沟通不畅、专业成绩垫底等诸多挑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辅导员主动联系向他宣传学校的资助政策,并指导他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了助学金,在“红石榴”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坊的指导帮助下他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成绩也有了起色,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游泳馆的勤工助学工作来补贴家用。在参加传统佳节暖心品牌活动、诚信感恩等一系列资助育人活动后,他更加坚定了反哺家乡、帮助更多人的志向。他连续四年发动身边同学来到四川支教,并结合专业所长用直播带货的形式助农兴农,还用奖学金为大凉山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帮助。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成为团十九大代表的他,正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发青年之声、出青春之力,感恩社会、反哺家乡。
南航学生资助工作顺应时代需求,因势而新,从传统资助向有偿资助和隐性资助转型升级。劳有所得,资助渠道新,在校内外开设各类勤工助学岗位,建立“学生助理学校”和“爱心空间站”等学生组织,开展“勤助文化季”系列活动,促进“发展型”资助完善升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加学习机会、拓展实践平台、锻炼综合素质。润物无声,资助方式新,策划“传统佳节暖心品牌”,包饺子、寄粽子、发月饼,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隐性关怀,“党史中的学生资助”“诚信感恩”等一批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更是努力让同学们在受资助的过程中锤炼高尚品格。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南航学生资助工作以“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为目标,推进将精准资助与全面资助相结合、物质支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隐性关怀与品格塑造相结合的“大资助”育人载体建设;构建精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大资助”育人机制;打造助困解忧、能力拓展、榜样引领、品格塑造的“大资助”育人品牌;协同联动,推动资助育人覆盖全方位,凝聚合力,推动资助育人全员参与,精心设计,推动资助育人贯穿全过程,努力提升“大资助”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