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西浦慧湖药学院(以下简称“药学院”)两周年暨新大楼破土动工仪式,新大楼预计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西浦慧湖药学院向对标国际领先、创建国内一流的新型药学院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西浦慧湖药学院新大楼效果图
新大楼总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将承担药学院的科研、教学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大楼设计成双塔楼形式,北塔为科研实验室,南塔用于实验和教学功能,可满足2300余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大学与产业界科研合作的需求。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表示,西浦慧湖药学院是园区和西浦面向苏州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产业链堵点痛点,探索建立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的一项重要成果。学院成立两年来,积极整合优化政府、产业和社会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赋能高质量发展,体现行业特色的高峰学科专业,形成了立足地方产业特色的人才培育模式,为园区乃至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期,西浦发布《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白皮书》、西浦-利物浦大学药理学和治疗学联合研究中心、西浦慧湖药物分析检测中心揭牌成立,西浦-沃生联合实验室、西浦-海狸联合实验室、西浦-派格慢病研究院、西浦-纳微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西浦-阿斯利康战略合作五个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正式签约。
“西浦慧湖药学院是在呼应苏州打造‘中国药谷’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目标是建设一个独具特色、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新型药学院。我们希望通过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主动担当产业生态的促进器和催化剂,让西浦更充分地融入到产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中,助力苏州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西浦副校长丁忆民博士说,“新大楼的建设无疑将高标准地支撑起药学院这一使命。”
据悉,西浦慧湖药物分析检测中心于11月正式运营,以大分子质谱分析为专注点,为药企提供科研及临床样品分析相关服务。规划建设包括质谱平台、生物影像平台、流式平台、分子间相互作用平台(SPR平台)和生物信息学及数据中心在内的具备完善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生物医药企业赋能。
西浦慧湖药学院成立于2020年11月,由西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旨在协同大学、产业、社会各方资源,协力孵化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国际创新生态,助力苏州“一号产业”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
西浦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板块,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超2000家,累计24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各级(准)独角兽企业61家,各级瞪羚(培育)企业96家,其综合竞争力在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排名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1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150亿元,继续保持20%的增幅,获批创建国内首个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成立两年来,西浦慧湖药学院已开设应用统计学(生物统计)、药学和生物制药3个本科专业,药物化学、应用统计学、药学3个硕士专业和生物科学、化学2个博士专业,初步完成覆盖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领域的专业搭建。据悉,西浦慧湖药学院计划用5年时间,发展成为拥有学生2000余人、国际化高水平教研人员200余名、专业实验技术人员80余名的国内一流药学院,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各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