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邀明月,风雅颂中秋。9月10日晚,《中秋月门东情——2022第三届“我们的节日·我在秦淮品诗赏月”》活动在南京市秦淮区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精彩上演。今年的“我在秦淮品诗赏月”以古韵街区、巍峨城墙为卷,名家大咖联袂登场,用名篇荟萃、人文风雅的视听呈现,谱写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天下文枢”秦淮的最浓中秋情,与线上线下观众千里共婵娟。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中秋节,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市秦淮区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成功举办“我们的节日·我在秦淮品诗赏月”活动。今年的活动,依托门东街区的古韵场景与活力人气,在南京明城墙脚下打造唯美舞台,一轮最美秦淮月的映照下,以南京厚重的历史文脉为幕,勾勒出“皓月当空、青砖黛瓦、秦淮人家”的美妙意境。
今年的“我在秦淮品诗赏月”活动通过巧妙设置,让诗词名篇更有青春范、更有南京味。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北京大学博士陈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冠军、《晚唐五代诗史》作者陈曦骏联袂登场。他们以青春气质,创新诠释了李白的《长干行》等经典名篇,演绎出青梅竹马的浪漫场景。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南京市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她作为南京老门东的原住民,现场与孩子共同用正宗的南京话表演童谣,再现了昔日老城南城墙脚下老南京人中秋之夜赏月、玩月的场景。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北京大学博士陈更(左二),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冠军、《晚唐五代诗史》作者陈曦骏(左三)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南京市方言发音人陈宗霞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以古今对和的方式演绎了辛弃疾的《念奴娇·中秋对月》。祁智还为青少年学习诗歌与文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建议。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单雯表演昆曲《牡丹亭·皂罗袍》。曼妙的唱腔、柔美的身段,极具艺术感染力,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的享受,更展现了当代青年一代对非遗传承的努力与成绩。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单雯
今年的活动设置精彩互动,让观众更有参与感,与名家大咖们品诗赏月共团圆。作为活动的高潮环节,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莫砺锋以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为引,分享了名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背后的意境。莫砺锋还为两位央视诗词大会冠军陈更、陈曦骏出题,两位“年轻后生”现场来一段飞花令的“对决”。你来我往中,既有文学功底的硬核比拼,更是中华文脉传承的生动展现。
莫砺锋教授(左二)出题,陈更、陈曦骏两位诗词大会冠军现场飞花令
本次活动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宣传部、南京市秦淮区全民阅读办、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南京门东历史街区管理有限公司、扬子晚报承办。
这是2019年以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市秦淮区已连续第三年共同成功举办“我们的节日·我在秦淮品诗赏月”》活动,诗词点亮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彰显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人文雅韵。
徐昇张可/文 宋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