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7月15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国行”活动首站走进江苏。活动聚焦教育数字化的多个领域和不同维度,展现江苏教育数字化的示范引领和成果品牌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二,在教育部首次开展的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国第一。“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展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江苏经验,为更多省市、学校所学习和借鉴。”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冯立国说。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杨树兵介绍,江苏主动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高位布局、系统谋划。一是积极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工作,印发试点实施方案,组建试点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式上线江苏智慧教育平台;二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制订《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教育系统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推动教育数字治理系统变革和整体重塑;三是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需要,牵头研制《数字经济人才引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完善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杨树兵表示,江苏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服务至上,强调育人为本、融合创新、共建共享,精心打造江苏版“三个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切实强化“互联网+”教育监管、努力增添教育温暖底色,积极探索江苏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
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下一步,江苏将从构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智慧教育融合应用、数字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网络安全防护等五大体系着手,坚持把数字化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增量,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事业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活力发展,推动高标准教育强省建设。
现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志良介绍了“云中信大”智慧校园的建设经验,倡导高校建立教学信息化大平台,推进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眭碧霞分享了学院依托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校长高建君作经验分享,介绍学校信息化应用赋能“双减”的创新实践。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沈书生作专家点评。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洪梦琪 通讯员王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