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学者将新闻采访分为“两种类型”:一为信息型,一为叙事型。迄今为止,教授信息型采访是新闻教科书的主流,而叙事型采访在研究和实务中都是短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张立伟在《传媒观察》2022年第6期刊文认为,好故事有两种风景:行为的风景与意识的风景。前者产生硬事实,后者创造软事实。意识的风景是采访长期的短板,补齐短板需要两处意识的风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感。软硬事实多元组合,破除新闻同质化魔咒,为新报道创造机遇,以创新性竞争激发业界生机。
故事的两种风景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好故事有“两种风景”,一是行为的风景,包括行为参与者、意图或目标、情境、意义等;二是意识的风景,包括行为参与者所知、所想和所感,或者其所不知、所不想和感觉不到的。采访的两种类型中,相对信息型采访,叙事型采访是短板;短板中,意识的风景又是短中之短。因为行为的风景,与信息型采访重视的“事实”“信息”关系密切,一般进入提问单;而意识的风景,与“事实”“信息”关系较远,往往提问单都进不去。
人民日报记者报道西安老城区厕所改造,采访辖区“厕改”小组组长赵春明。1小时采访期间,记者见他接了4通电话,3通跟厕所有关。
看着这上班节奏,我问赵春明:“平日工作中,你有啥委屈没?”一句话,他竟红了眼眶。
“我半年没陪儿子过周末了,这都不打紧。公厕选址有‘邻避效应’,老百姓不情愿,最让人为难。……在老街道建新公厕,我们夜里1点悄悄行动,还是让警觉的街坊大娘给轰走了。”
从那以后,老赵领着大伙儿,只能夜里2点再行动,熬个通宵。赶天明前,一座座活动式新厕已经落成。悄悄观察两天,若街坊没做出“对抗式反应”,才敢在第3天修缮下水配套系统,“正规工作,搞得跟打游击一样”。
好故事不是简单叙述发生了什么事,而是隐含发生之事的心理取向。重点不是事件,而是基于意识的行动。这种行动,布鲁纳尤其强调三点:
——精巧复杂的行动能力。意识的风景决定行为的风景。既然公厕选址有“邻避效应”,记者采访到破解困局,行为绝不简单:“新厕按标修建、旧厕提升改造、私厕鼓励开放,这次厕所革命,打的可是‘组合拳’。”
——不可避免的时间存在。时间,一头连着任务期限,一头连着生命体验,包括生老病死、长幼延续的生命过程的焦灼体验。老赵半年没陪儿子过周末,虽然口说“不打紧”,但内心对家庭有愧。抓住不能兼顾的矛盾与困惑,把老赵工作时间作一条线索,家庭时间作另一条线索,双线采访、刨根问底,彼此映照、频频互动,保持悬念、将愧疚留到最后……对都市类报纸,这仍是一个好故事。
——叙事建构的生命意义。布鲁纳说,“我们通过叙述故事来生成我们生命的意义”,因为“在心理上并没有‘生命本身’”,我们是通过叙事“对我们生命历程中所遇到的东西进行精确的意义生成”。以上以时间存在、双线刨根采访只是本文的假设,报道中并没有。而这个生命意义,报道有而且精彩。那是配上另一个采访对象——西安老城的居民李建村,深挖其意识的风景:“说起上厕所,真恼心!”李建村掰开了手指头,“又少又脏,没人管”,“公厕里面苍蝇乱飞,下水经常堵,泛出的味儿很大”。记者让老李和老赵手拉手:“李建村的烦恼,赵春明心里也急。”《老城公厕变形记——瞧环卫干部赵春明怎样帮老西安李建村去烦恼》,这是报道的标题。老赵辛辛苦苦的“意义”,这不就“建构”与“生成”啦?!
意识的风景是采访短板中的短板。有老赵给记者的微信为证:“报道厕所革命,多家媒体联系我们科,只要成绩材料与一组组数据。只有你们倾听厕改一线的声音与困惑。”多年强调讲故事,记者不是不努力,但还是“多家媒体”只要材料与数据!材料与数据,对所有媒体一视同仁,你据此讲故事,同质化是大概率。小说家毛姆说:“一个时代的新闻……其文体都极为相似,可能全部是相同的人所写,客观且缺乏个性。”这话说在1938年,新闻缺乏意识的风景,如今已成80多年的“痼疾”!
生命体验交感
意识的风景在两处,即采访对象与记者。《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谈得最多的创作体会,是“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后者指作者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与思想升华。从前者到后者,最关键的是心灵和思想的自由,有了它,“蚕蛹”才能羽化成“飞蛾”。这对采访有双重启发,一是体验的交流,很多事记者并没有生活体验,但生命体验是相通的。问老赵有啥委屈?从生命体验切入,建立亲密的谈话氛围。这整体氛围,比任何具体问题都重要。因为情感氛围会激活认知,打开联想,鼓励人们敞开心扉,展现真情谈话或分享私密之事。
二是生命体验的核心内涵是情感体验与理性升华,两者互补建构意义。新华社记者采访“治沙英雄”牛玉琴。问:奋斗几十年,日子好了,荒漠绿了,你早年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大漠夕照中,64岁的牛玉琴回答:“我想回到当年,一个人,站在沙漠上。”
新闻采写从事实到报道是“选择”:从采访事实中选择重要事实,选择生动细节或引语。采访对象口齿伶俐,干脆利索讲一个故事,遇到这样的情形怕要“百年修得同船渡”。大多数时候,都是牛玉琴这样三言两语的回答。如果弃“选择”取“交感”呢?让意识的风景碰撞起来。记者:“我们惊呆了,感知到什么是震撼。半生坎坷,终成正果,渴望的却是重返人生的起点,依然在灵魂深处召唤着壮烈和孤寂。这是怎样的女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记者随即浓墨重彩推出当地风光,纵横展开联想。
蓑羽鹤——我们联想起在哈巴湖见过的蓑羽鹤。
即便他乡水丰草美,仍然向往故园。纵然冻死累死,纵然魂逝风暴,纵然命丧雕口,也要向北方飞越。每一次悲壮的飞越,都可能是它们在天空中划出的最后一道弧线,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飞翔——飞翔,向着生命的起点。这,就是蓑羽鹤。
奋力拼搏,从不止步,超越极限,又重返人生的起点——这,就是牛玉琴。
从采访对象一句话,引出如许大手笔!蓑羽鹤,这就是飞翔的蓑羽鹤;大记者,这就是体验交感的大记者!采访体验,现多说情感,这当然对,但只对了一半。从牛玉琴到蓑羽鹤,那是情感联想;但后面几句:“奋力拼搏……这就是牛玉琴”,却与任何情感无关,那是理性升华。理性与情感,是人性的两个不同维度,也是意识风景的核心内涵。大记者的心是相通的,法拉奇也讲这两个方面:“记者并不局限于发现事实。记者需要创造事实。”“在我的采访中,不仅仅写入了我的观点,我还会投入我的感情……我不相信客观的新闻主义。”
硬事实与软事实
刘建明教授区分“硬事实”与“软事实”。硬事实界限清晰,谁、时间、地点、数据、先后顺序等,都有明确的检验标准。软事实模糊游移,通常表现为情态细节、现场气氛、人的内心活动、记者的议论等。联系故事的两种风景,行为的风景产生硬事实: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目标达成与否,行为的数量规定如规模、程度、速度,等等。意识的风景创造软事实:情态细节,记者议论,等等。法拉奇强调的是叙事的重要现象,不仅记录事实,还对事实进行思考与评价。其理性部分,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总称为“议论”,细分有三种形式:解释、评判和概括。引入采访,用业界行话可修订为解读、评价和概括。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每篇问答之前,都有长长的导语,大都兼用三者。以采访基辛格为例:
——解读。广义说,所有记者议论都是对事实的解读,它是最宽泛的范畴,甚至包括评价和概括。为了区分,且用“解读”的狭义,即限制在价值中立,对事实的要旨或联系作阐述;而不越出事实范围,进行评价和概括。“基辛格说:‘聪明不足以使人成为国家元首。对一个国家元首来说必须具备的是魄力,是勇气和狡黠。’我认为这是他的讲话……中最有意思的几句话之一。这句话表明了他的特征和个性。这个人最喜爱的东西是魄力,是勇气和狡黠。聪明对他来说是次要的……”对于了解基辛格的精神面貌,这段话太重要!记者把采访对象语焉不详、读者有可能忽略的话语的意义,展开来着重解读。
——评价。即引入价值判断,通过事实表示对道德、准则、信念等的看法。基辛格“背着我念他的打字稿。他这样做既愚蠢又不礼貌。但是这种局面倒使我有机会在他研究我以前先把他研究一番。我发现他毫无诱人之处:粗壮的矮个子,顶着一个羝羊般的大脑袋。我还发现他并不从容自如,并不那么自信。在跟对手打交道之前,他需要一些时间作临场准备,需要凭借他的权势来壮胆子,其结果是表现得极不礼貌。这是怯懦者的经常表现:色厉内荏”。记者是怠慢不得的!文字是她的士兵!她有指挥权、评价权,最终有发稿权。说你“色厉内荏”是个软事实,你无法与之打官司。这“羝羊大脑袋”流传了50年,还会白纸黑字传下去。
——概括。新闻本来就非虚构,命题式的概括不能增加逼真性,反而增加抽象性。但是,如果在采访语境中插入另外语境,如逸闻趣事,对“在场”与“不在场”双重语境,从更大范围作概括,这概括决不抽象,反而成为抽象的解毒剂。听法拉奇说:“上帝呀,太折磨人了!我们的谈话每隔10分钟就被电话铃声打断一次,都是尼克松打来要东西或询问事情的电话,就像一个离不开妈妈的、不讲礼貌的讨厌的孩子。”这篇采访的重要内容是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关系,10分钟一个电话,你品!你细品!离不开妈妈的孩子,一语胜千言。
记者采访建构意义,其理性部分就是以上三种形式。法拉奇的创造,是将其写入导语。这样的导语有两大功能:一是引导叙事交流。解读、评价或概括,都是认知提示,像一个个路标,引导受众对报道的认同。二是勾起受众兴趣。“聪明不重要”“色厉内荏”“10分钟一次电话”……是悬念也是伏笔,推动受众继续走、不要停,好戏在后头!
分寸感很重要。不管怎么强调记者的理性,它也不能单独“创造事实”;只有与采访对象的意识相碰撞,包括情感交流,才能创造“软事实”。到此为止、就此止步!记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权更严禁创造硬事实。我们知道,这篇采访引起基辛格不满,说歪曲了他的话,法拉奇威胁要把采访录音公布于世,其硬事实是经得起查证的。法拉奇逝世,基辛格作了这样的声明:“她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女性。那篇对我的采访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事实是神圣的,解释是自由的。”这是英国记者斯科特的名言。解释属于软事实之一,但软事实比解释还宽泛得多,包括所有意识的创造,如解释、概括、体验、移情等。那可以这样说,硬事实是神圣的,软事实是自由的。历史学家乔治克拉克区分历史记载中“事实的硬核”与“裹在外面的、果肉似的、有讨论余地的解释”,招来另一位历史学家E.H.卡尔的揶揄,“或许他忘记了果子的果肉部分比硬核部分给人的好处要多得多。”
要说新闻是枯燥无味的,那就怪了,因为很多新闻是创造出来的。创造就在软硬事实的多元组合,使报道生动活泼、新闻百花齐放。个体生动活泼,“发生了什么事”是主体性和意向性的契合,行为主体为某个缘由或目标而做某事,在时间限制和空间范围中,遇到帮助者和阻挠者,行为主体得到帮助、克服阻碍、解决困境。总体百花齐放,同一行为的风景,可能缘于不同的意识的风景;同一意识的风景,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的风景。时空经纬不同:柳丝正长、雪花正艳;记者的情感体验与理性升华不同: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手提羊毫喜洋洋……这些元素的无穷搭配,令人心旷神怡、啧啧称奇。
盲点与生机
对于报道机遇和业界生机,意识的风景还引出更有启发性的问题。
报道机遇,是发现他人的盲点。意识的风景意味着,与科学定律的创建和传播不同,新闻叙事部分取决于谁(采访对象)来讲这个故事,谁(记者)来写这个故事。新闻叙事是个性化、差异化、有焦点也有盲点的,从而为新报道创造机遇。
你的盲点,我的机遇。白俄罗斯记者、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她写苏联卫国战争《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女人的战争有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气息,有自己的解读,有自己的感情空间。”机遇之窗敞亮,看到的硬事实都不同。“战争中不仅有开枪射击、埋雷扫雷、轰炸爆破、冲锋肉搏,还有洗衣煮粥、烘烤面包、清洁炉灶、饲养马匹、修理汽车、制作棺材、传递邮件、钉制毡靴和输送烟草。……军队向前进,紧跟在后面的是‘第二战线’:洗衣女兵、炊事兵、汽车修理工、邮递员……”善用机遇,她确立一个原则:尽量记录不同军事岗位上妇女的事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野半径,看见不同的硬事实。这是护士的战争:“我见过多少截下来的胳膊和大腿啊……简直无法相信世上还会有四肢完整的男人了。”这是炊事员的战争:“有时打完一仗,谁也没活下来……热粥热汤全做好了,可就是没人来吃……”
硬事实是果核,软事实是果肉。果肉,前面说过理性,再来看情感。情感的涉身性、发散性、不可预测性,哪怕同种水果,也跃出“这一个”。女兵暗恋战友,对任何人都没说过,战友牺牲,就地埋葬。“大家开始和他告别……同志们对我说:‘你先告别吧!’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明白了,原来每个人都知道我的爱情,大家全都知道的……这时有一个念头击中了我:莫非他自己也是知道的?可是太晚了,他已经长眠……大家把他安放在泥土中准备掩埋……”
断断续续地述说,想见当时的停顿与抽泣。我去采访,或许插话:太遗憾了!就会把后续采访彻底搞砸。记者代表媒体,还代表受众,采访者有话语权,你问她答,就跟你思路走了。生命体验的情感部分,核心是同理心,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经历和感受。同理心不是“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会怎样”,而是“我好奇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会怎样”。睁大眼睛,竖起双耳,给沉默留空间,辅之以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我不知道记者当时如何交流,只知道生命体验交感,她访出一个对生命、热情和爱的惊人肯定的故事——在死亡那一刻,在恐怖那一刻,生命的壮丽也势不可当、响遏行云。
当我想到他或许也知道我爱他的时候,却不禁狂喜起来。但突然又想到,他是否喜欢我呢?仿佛他还活着,现在就能回答我似的……我还记得新年的时候,他送给过我一块德国巧克力做礼物,我有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一直在口袋里装着。
我一生都会记得这一刻:炮弹在乱飞,而他就躺在担架上……那个时刻,我居然感到高兴,站在那里为自己而微笑。当时我人都不正常了,就为了他可能知道我对他的爱,我感到高兴……
就这样,我走上前去,当众亲吻了他。在此之前我还从未吻过一个男人……这是我的初吻……
心理学证明,女性交流比男性更可能讨论情感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私人问题;男性倾向于不太亲密和不带私人色彩的话题。有些采访盲点是生物性决定的,盲点永恒,新报道的机遇就永恒。新报道机遇永恒,新闻界活力就永恒。
补齐采访短板,破除同质化魔咒。近30年,中国新闻界有两次同质化浪潮。第一次都市报崛起。都市类报纸(晚报、商报、早报、经济报……)互相模仿,电视民生新闻也来看齐。同质化就内卷化,卷得大批死去,“卷王”日子也不好过。第二次互联网引进,出现更大规模同质化,因为采访减少,因为网上跟风太容易。一些报道,不仅材料雷同、数据雷同、引语雷同,连照片的角度都全然一个样。真该回想北岩勋爵(诺斯克利夫)当年训记者:“阿方索总是微笑。这种微笑已经算不上新闻了;如果你得到一张他哭泣的照片,那才是新闻哩!”他说的就是寻找已有报道的盲点。报道盲点不可避免,记者犯错不可避免,总有其他记者挑刺并发现同行的缺陷,总有其他媒体不满足于已有报道去开创新报道,这是创新性竞争激发的业界生机。业界生机,不是来自你搞10万+,我搞1万+;你搞爆款,我搞打酱油;而是来源于记者们(包括愿意见贤思齐的业余记者)、媒体们(包括不愿为自己的野蛮生长而骄傲的自媒体)——交叉检验彼此的采访与叙事的创新性竞争激励。
(载《传媒观察》2022年6月号,原文约9000字,标题为:意识的风景:补齐采访之短板。此为节选,注释、图表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传统媒体升级化转型路径研究”<20FXWB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立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