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传媒观察丨青少年网络传播:“把关人”“好伙伴”“第二课堂”
2022-06-21 10:44: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祁麟  
1
听新闻

编者按: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19岁以下群体占比15%左右,网民低龄化趋势明显。事实上,以“Z世代”(Generation Z,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为主体的当今青少年群体,其成长时期与互联网的形成、发展几乎同步,被公认为是第一个从小同时生活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原生世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导演祁麟,在《传媒观察》2022年第5期发文,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切入,通过梳理青少年网络传播的多元协同逻辑,指出主流媒体平台具有成为青少年网络传播关键行动者的责任与能力。“转译”的过程主要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影响力、权威传播渠道、受众信任度、技术先进性和政策激励协同完成,最终招募并动员其他人类行动者与非人行动者共同参与行动者网络的建构中,以此实现路径创新。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出发,青少年网络传播并非一个客观、自在的存在,而是由异质行动者建构出来的。哪些是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环节,转译过程是怎样展开的,网络中的“强制通行点”在哪里,多元主体间是否存在互动和博弈,异质行动者的广泛参与有没有催生出新的内容生产机制,核心行动者在青少年网络传播中的应然角色是什么,这些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传播的创新行动

随着青少年网民群体的增长,青少年网络传播逐渐成为移动新媒体平台的重点深耕方向和流量来源。总体而言,青少年网络传播呈现出蓬勃创新的发展景象。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失范现象,但更多可见青少年网络传播在应急传播、聚合传播、智慧传播、交互传播和价值传播等方面做出的创新行动。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平台,尝试以“建构青少年网络传播共同体”为“强制通行点”,通过PGC+PUGC内容聚合体系、账号激励政策、算法平台等“转译”过程,有效锁定并招募了社会机构、信息技术、公众(家长/孩子)、政策法规、媒介素养等异质行动者,实现青少年网络传播的价值引导、知识传播、社会协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效应。

(一)应急传播,动员社会协同

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号召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多家移动新媒体平台及时回应隔离在家亿万用户在线学习的刚需,充分发挥媒体责任感,开设免费在线课程。其中主流媒体平台“央视频”于2020年2月1日至5月15日,最先动员头部教育机构力量,联动438个社会账号在全网率先推出免费直播课程近2万场次,累计观看超8.56亿次,最多时达188万人同时在线,互动次数超过4200万次。稿件《停课不停学!来央视频上免费直播课,课程表在这里》,单篇微信阅读量超2500万,成为“现象级”传播稿件,在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成长期极其罕见。爱奇艺知识“停课不停学”计划专区则紧随其后,联合40余家头部教育机构,开放免费课程,在爱奇艺教育频道、知识频道、爱奇艺知识APP等子平台同步上线。此外还有“腾讯教育【不停学】联盟”联合百家教企共筑“在线课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优酷、钉钉联手发起“在家上课”计划、字节跳动旗下清北网校、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邀请名校名师开设“在家上课”专区等。

(二)聚合传播,助力教育公平

央视频等移动新媒体平台通过荣誉与分成兼具的账号激励政策,锁定全国教育系统、行业头部教育机构、名师创作者、垂类创作机构以及各大院校,实现教育资源和知识内容聚合。以央视频为例,其自2019年11月上线以来,依托“账号森林”内容生态体系,招募了教育、青少、文史、自然科学、体育、舞蹈、动物、趣味百科等诸多文化知识领域的账号入驻,基本覆盖全网青少类PGC+PUGC头部账号。同样以账号群为资源聚合方式的平台还有哔哩哔哩、字节跳动旗下产品、知乎等。2021年,哔哩哔哩泛知识内容播放占比45%,抖音泛知识内容播放占比20%,聚合化的高质量泛知识内容已经成为青少年用户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各家媒体平台依托聚合的行动者资源,开始推出种类丰富的泛知识活动。2020-2021年寒暑假期间,央视频策划“寒假慕课”项目,动员名校名师、优质教育垂类账号联合推出美育专题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尤其是美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快速汲取专业美育知识;上线“云暑假”TAB页,特别编排精品内容助力云上素质教育,积极响应“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政策号召。类似的活动还有哔哩哔哩课堂“暑期挑战赛”、#bilibili暑期夏令营#、抖音×首都科普“乐享科学营”实践活动等。由此,一个个推进社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行动者网络,得到多方共识和推动,自我运转起来。

(三)智慧传播,打破信息茧房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于2021年底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针对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作出如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具体规范。与此同时,在聚合海量优质视频,构建教育内容矩阵,避免因单一品牌内容局限,造成用户盲目选择,打破平台壁垒,全面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央视频作为主流媒体平台也主动发力,以“核心算法”+“内容优化”+“用户发展”为核心思路,自主研发“总台算法”,除传播量、浏览量、点赞量等流量指标外,还加入价值传播因子,动态平衡社会网络评价体系,尝试以既能彰显主流价值观、又能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的“总台算法”,打破信息茧房。一方面,为青少年推送其所需要的多品类泛知识内容,以通识教育丰富其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变“灌输式”学习为“赋权式”学习,将选课权交给孩子,让青少年建设性地运用大众传媒,成为在线教育的参与主体。

在此过程中,AI算法成为被招募的非人行动者,被核心行动者动态连结到一起,令移动新媒体平台得以成为青少年的“百科全书”。

(四)交互传播,沉浸式寓教于乐

如央视频联动多家景区,持续推出张家界武陵源等数十条景观慢直播,通过沉浸式慢直播体验,补益疫情之下青少年无法出游扩展视野的现状,让青少年得以通过“云出游”身临其境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哔哩哔哩上线“互动视频”功能,许多泛知识视频得以通过引导用户点击屏幕中出现的“按钮”,邀约青少年目标用户群体沉浸式体验对应的分支知识点;腾讯博物馆《我的考古笔记》H5,支持用户在作品中寻找宝藏,沉浸式体验考古之旅;爱奇艺遍知推出萌状元互动学习一体机硬件产品,帮助青少年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

通过研发互动技术,移动新媒体平台得以将技术从“他者”转译为“行动者”,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寓学于乐,实现青少年网络传播从“有用”到“有趣”。

(五)价值传播,正向引领去伪存真

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央视网等多家官媒先后表态,要求从严治理饭圈及粉丝经济的乱象。央视频针对此乱象,主动建构起主流价值网络,严格审核线上青少年内容,确保资源质量,做信息流通把关人,杜绝妨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害内容。

二、核心行动者在青少年网络传播中的应然角色

通过央视频等移动新媒体平台的创新行动案例呈现,可以发现,主流媒体平台具有成为青少年网络传播的关键行动者的责任与能力。“转译”的过程正是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影响力、权威传播渠道、受众信任度、技术先进性和激励政策协同完成,最终招募并动员其他人类行动者与非人行动者共同参与行动者网络的建构中。在此过程中,“建构青少年网络传播共同体”成为“强制通行点”。异质行动者的广泛参与催生出PGC+PUGC等新的内容生产机制,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在异质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与转译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互动和博弈不仅存在于自建行动者网络内部,也来自商业资本等其他核心行动者构建的其他行动者网络。因此,核心行动者是否具有自我约束与正向引导能力,是检验一个青少年网络传播网络是否正向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之上,核心行动者应当成为青少年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第二课堂”和“好伙伴”。

(一)坚持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做青少年的“把关人”

2019年3月,在国家网信办牵头下,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上线,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且不得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抖音、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等多家商业平台在此背景下也自发推出时间锁、青少年模式、亲子平台、客服专线、家长手册等各类未成年保护措施。

然而,根据2021年7月发布的《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报告(2021)》,当前全网社交平台防沉迷(综合)管理、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仍然相对较弱,音视频平台在信息提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方面同样非常薄弱。2021年8月底,国家新闻出版署进一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9月14日,北京一公司通过其自营游戏平台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游服务被罚10万元,成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第一案”。

(二)坚持“专家参与”与“交互式学习”,做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为防止青少年“娱乐至死”式网络文化参与,需要有真正有价值且青少年喜闻乐见、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予以对冲。加强青少年内容产品的教育价值,建设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是移动新媒体平台做好青少年网络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方面,青少年有其文化接受的特殊性。在做好内容板块年龄段细分的基础之上,应当引入儿童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共同参与调研、设计、咨询,建立节目出品测试程序,以确保青少年内容产品的质量。如美国经典儿童电视节目《罗杰斯先生的左邻右舍》主持人罗杰斯就曾加入儿童早教研究项目研究儿童发展,和儿童发展学家共同探讨节目的风格走向;日本NHK《献给未来的科学家》材料科学科普节目,是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合作制作;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制作的《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取师于齐白石等画家,体现我国鲜明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趣味,让青少年建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专家参与研发的优秀节目,以思维启发为先导,并不需要高昂的制作成本。被誉为“青少年电视界奥斯卡”的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还为制作成本低的优秀节目颁发特别奖(赵玉明,1988)。以上案例均体现出媒体对于专家等人类行动者的动员能力。另一方面,青少年网络传播应当聚焦“科技向善”,充分发挥移动社交媒体的技术优势,强化青少年内容产品的交互设计,引入研发工程师,打磨适合亲子交互、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块。

当人类行动者(“专家参与”)与非人类行动者(“交互式学习”)得到核心行动者的动员,被纳入成为新媒体平台青少年内容产品的“一般行动者”,相信青少年将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收获高质量的教育价值,移动新媒体平台也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三)坚持“家校协同”强化媒介素养,做青少年的“好伙伴”

“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中,人们必须学会生存。”(Mcluhan.M.1964)媒体融合时代,伴随媒介权力下移、受众主体性凸显,不实信息的网络传播已经成为青少年现阶段面临的最大威胁(Henrietta Fore,2019)。青少年要能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自觉抵御负面信息、分辨真实自我和网络自我的差异、理性表达自身意见、生产和二次传播信息、提高社交媒体使用能力、加强时间管理和注意力管理,需要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媒介素养将成为重要的非人行动者,成为核心行动者重点聚焦的行动方向。

(载《传媒观察》2022年第5期,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青少年网络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此为节选,注释和图表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祁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导演,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