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城市比作一部史书,那么一幢幢的工业建筑,就是一卷卷的分册,是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章节,是工业化历史的伟大见证。保存好、记录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有助于让这些文明的印记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6月17日,《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新书发布会在南京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该书由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共同编撰出版,通过对9家江苏工业遗产的探访,全面、真实、生动地呈现了江苏近代工业发展历程。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胡学同,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出席会议并为新书揭幕。省科协副秘书长、省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夏军,南京晨光一八六五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磊,南京大学MBA导师,中智文创研究院院长王波,企运网CEO罗宪许,省科教影视协会秘书长张学超等出席发布会。
一次工业遗存的焕新再生
“透过江苏百年的工业遗产,我们可以感受到江苏‘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工商业精神,这种在工业化进程中萌发、积淀和升华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对推动文化强省、制造强省建设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胡学同在致辞中指出,省工信厅高度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工业文化的传承推广,将进一步加强研究谋划、推动保护利用、加强示范引领、建设工业文化人才队伍,为大力弘扬工业精神,推动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今年还将组织“江苏省工业(企业)博物馆”摸底普查,编制“江苏省工业(企业)博物馆地图”,推动工业文化研学基地工业旅游线路建设。
“我们诚挚地邀请更多的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加入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为培育塑造工业精神文化贡献力量。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以金陵机器制造局为代表的工业遗产项目中,了解日渐逝去的工业记忆和光辉历史,增强工业文化自信,汲取未来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胡学同表示。
“守护工业遗产是责任,传承工业文化是担当。”郭磊在欢迎辞中介绍,始建于1865年的金陵机器局,跨越三个世纪,经历了从枪炮制造到航天制造、从以军为本到军民结合、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重大转变,始终与民族工业和航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大国崛起,制造大国重器,书写军工传奇。《百年记忆》通过讲述工业遗产,把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介绍给广大读者,这是对工业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是对建设工业强国的激励和鼓舞。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晨光1865园区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平台,为《百年记忆》讲述新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发布会上,与会领导向各工业遗产点单位赠书;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忠,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党群管理高级专家谭晶,常州运河五号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颖,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产业教授沈桥庆,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洋河景区管理处处长姚尧,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科长潘成杰等工业遗产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一本工业遗产的光辉历史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再现了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技、社会和艺术价值。
去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省、市级工业遗产调查、评估、认定,形成分级保护利用体系”。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期的历史积淀,特定的沿江、沿大运河地理人文环境,孕育了江苏近现代民族工业,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绽放着独特的历史光芒。目前,江苏已有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洋河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等9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
这套《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的正式出版发行,正是深入贯彻落实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及《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省科协、省工信厅关于2020年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同时,本套丛书也深刻反映中国民族工业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史,进一步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最系统介绍江苏工业遗产保护的丛书之一。
“随着当下大批工业遗产无奈消逝,这套《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丛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全社会了解这些‘工业记忆’,真正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活化利用’,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工业遗产保护道路。”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表示。
一张特点鲜明的“工业文化地图”
新中国第一袋化肥和第一袋面粉的详细生产过程、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国内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军工企业、恒顺香醋百年屹立不倒的经营诀窍、洋河双沟美酒香飘千年的品质密码、大生纱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丛书分3卷共40多万字,配有近千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是一部完整记录江苏100多年近代工业发展史的书籍。
丛书作者历时将近两年时间,实地探访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永利铔厂、茂新面粉厂、常州恒源畅厂、恒顺香醋传统酿造区、洋河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南通大生纱厂、常州大明厂、双沟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等江苏工业遗产现场后,查阅大量史实档案撰写而成。
本套丛书对上述工业遗存重新进行梳理、归类,丛书涉及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加工、交通与运输、酿酒、医药等十几个工业类别,既有许多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资料独家再现,又有大量你未曾见过、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贯穿江苏工业遗产的全生命周期,全面、真实、生动地呈现了江苏近代工业发展历程,堪称江苏近代工业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这套书可以用‘记忆’‘光辉’‘未来’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承载着一代代企业家对生活、对生命、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年轻的企业家可以从中寻找到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非常值得一看。”王波告诉记者,本套丛书图文并茂,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普读物。
当意象的文化遇见具象的载体,工业遗产亦是文化遗产。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工业产业集群在江苏熠熠生辉,形成了一张特点鲜明的“工业文化地图”,让工业与文化同频共振。广大读者可以在本套丛书中触摸城市历史脉动,感受工业遗址的荣光与辉煌。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王逸男 通讯员:葛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