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传媒观察|网络树洞如何安放“无处安放的青春”
2022-03-03 09:13: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燕道成 李菲  
1
听新闻

编者按:“树洞”喻指可以倾听秘密、保守秘密的人或空间,而反映树洞“说出不能说的秘密”的形式或理念的集合,就称为树洞文化。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燕道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菲,在《传媒观察》2022年第2期发文认为,在流动性时代,物质上的相对剥夺,文化上的难以融入,情感上的冷漠与压迫,社交上的错位与疏离等是网络树洞平台兴起的主要逻辑。网络树洞的情感宣泄呈现出圈层传播与陌生共鸣的表现样态。尽管网络树洞的情感宣泄具有社会解压阀的功能,但其本质只是一种虚幻的安慰涂层,并可能招致侵犯隐私、引发虚假共鸣等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培养与危害网络文化安全的社会后果。

 

“树洞”,原指树木受损后形成的空心状态。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赋予了树洞新的含义。故事中,理发匠答应帮皇帝隐瞒其长了驴耳朵这一秘密,但秘密压在心底难受,理发匠就跑到山上对着一个树洞说了出来。经过广泛的流传,树洞后来喻指可以倾听秘密、保守秘密的人或空间,而反映树洞“说出不能说的秘密”的形式或理念的集合,就称为树洞文化。溯源树洞文化,可追溯到西方的教堂祷告、我国的祈福许愿、求神拜佛等宗教行为,人们期待通过向神灵诉说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同时,涂鸦墙、表白墙及放飞孔明灯、莲花灯以及漂流瓶式的“红叶题诗”等行为,开启了树洞文化的新形式。随着书信、电话等媒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树洞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丰富,如运用笔名进行书信交往,在报纸、杂志等情感板块匿名发文,打匿名电话倾诉等。

随着互联网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树洞也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微信/qq漂流瓶、树洞微博、树洞网站、各类树洞APP等介质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其功能也开始扩展,除了以情感表达为主,交友、广告刊登、答疑、投诉监督以及时事讨论也登上了树洞板块。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网络树洞平台公开其账户密码以供有情感倾诉需求的用户使用;而有些没有设置账号密码,用户可随意发言;也有一些APP独辟蹊径,将专业心理咨询师搜罗旗下,分为情感、育儿、职场、家庭等多个板块,以匿名付费电话的方式供用户选择;还有一些树洞平台如网易云音乐评论、知乎等原本无树洞功能,但由于其具有匿名性特征使网民不自觉地将其当作树洞平台使用。

相比于传统树洞,网络树洞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一,与线下树洞内容传输不同,线上树洞内容书写与秘密的自我披露属于一种匿名形式的情绪公开展演行为,其所留下的展演痕迹会在线上一直被保存,可供后来者观展。其二,不同于线下呈点状分布的单一树洞,网络树洞可以称作是树洞的集合体,多种树洞在这里汇集,树洞与树洞之间可联结交汇,因而能促使散落在各处的情绪迅速凝结,形成情绪共振。其三,相比于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传统树洞,网络树洞的传播路径多元,可实现实时互动,满足倾诉者内心被安慰与被关注的渴望。

网络树洞平台用户基本以青少年为主。如网易云音乐的活跃人群中,95后占比已经超过60%,2020年新增用户中有85%都是95后年轻人。而微博用户持续呈现年轻化趋势,2021年6月,根据微博的数据分析结果,微博确定的月活跃用户中有超过75%属于1990年或之后出生的一代,热搜用户中19至29岁用户占76%。知乎、树洞菌、高校微博树洞等的受众定位也均是青少年。那么,树洞文化为何会在青少年中流行?移动互联网究竟为树洞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新契机?网络树洞的传播呈现出怎样的新表征?当下网络树洞文化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兴起逻辑:流动时代的生存与情感焦虑

(一)欲望和实际预期之间存在落差

“相对剥夺”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人们期待拥有的东西与他们实际可能获得的东西之间存在的落差,这种欲望和实际预期之间的鸿沟被称为相对剥夺。总体而言,青少年人口城市财富累积与个人所得的反差、个人期待与实际获得的落差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长期弥漫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群体偏见、群体敌意等社会心理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文化上的难以融入

一方面,由于制度、经济、习俗等原因城乡与地区之间呈现出巨大差异,烙有故乡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青少年一时很难融入当地文化。当地对他们来说只是熟悉的物理空间,缺乏家乡的温情,他们是城市的“流浪者和局外人”,甚至因身份、种族等刻板成见而遭受歧视。另一方面,接受当地文化熏陶的他们适应了所在地的生活节奏,难以再适应家乡的生活或农村文化,因此又被排除在家乡文化圈之外,“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困惑,从大城市“反流”回乡后又“回流”至大城市的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和冲突常常使久居在外的青少年从生理到情感都无所适从。

(三)从生存焦虑到情感焦虑的变迁

资本的高速运转、人口的快速迁移、媒介信息的瞬息万变推动了社会节奏的加快,也引发了青少年在时间上的“争分夺秒”,造成的后果之一便是从生存焦虑演变为情感焦虑。首先,青少年的情感变得麻木而冷漠。其次,社会比较带来情感压迫。再次,碎片空间错位而造成情感疏离。最后,“理想自我”解构的担忧。

(四)技术赋权下的情感宣泄

由上观之,聚居形态的解体和联结方式的改变加剧了青少年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未来命运的不可控感,从而衍生出生存焦虑与情感焦虑。在大众媒介的催化下,焦虑从个体层面上升为社会层面,在此境遇下,个体焦虑一旦遭遇挫折的刺激,往日累积的负面情绪记忆被迅速激活,原子化社会下人际关系的疏离造成了情绪的无处安放,青少年受困于新旧情绪叠加成的情感茧房中,成为情感囚徒。如何进行情绪宣泄、如何抱团取暖便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身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倾诉压力已成为常态,但网络社交很大一部分源于现实社交,“人-人”之间形成的强连接关系并没有改变,如部分微信朋友圈、微博好友等在线下也常有交集。这种强连接关系将个体贴上了身份标签,青少年需要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自己言行的效果与后果,因而个体社交变成了权力监视个体的“圆形监狱”,相关言论、情感的正常发布容易使人陷入自我焦虑与心理负担中。

网络平台的匿名性特征摆脱了这一心理负担,网络匿名交往带有“脱域”的特点: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过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脱域机制使社会关系从地域性的时-空条件中抽身,但也为社会关系的再嵌入提供了可能。作为网络树洞最显著的特征,匿名性实现了对现实环境的切割与现实关系的剥离,同时将自身再嵌入到一个虚拟的社会关系中,这种虚拟性增强了青少年的安全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吐露心声。于是,网络树洞变成了心灵的庇护所。虚拟与现实相叠加的倾诉空间能让人毫不费力地诉说秘密、宣泄情绪又能全身而退。

二、表现样态:圈层传播与陌生共鸣

网络树洞消弭了现实空间的实际距离,将所有参与者纳入到一个陌生的虚拟空间中,并于交流中形成传播圈层,青少年在各圈层中自在游走,在观点共鸣处进行同频共振。

(一)圈层传播

互联网产品的圈层建构也直接造成了网络树洞文化的圈层传播,其主要有两种传播模式:

其一,以“话题”为中心的圈层传播模式。即用户针对某一话题开展相互讨论。话题与话题之间是相对封闭的,但是用户可以突破圈层,在话题之间游走。

这一网络树洞的典型代表是知乎和各类树洞微博,这类网络树洞都是围绕一个个特定的话题建立起来的,其他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回帖和交流,信息经由群组式传播在其中流通循环,由此形成以话题为中心的有一定边界的“圈子”。

其二,以人为中心的圈层传播模式。怀有负面情绪的青少年组成一个圈层,在固定的板块倾诉情绪。在这个圈层中,个体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加之网络的开放性与平台的多样性,圈子间可能出现交错并存的传播路径。在已故人士的微博遗言评论区自发留言和他们“对话”就呈现出圈层交错的景观。在这里,已故人士的遗言成了一个树洞。

(二)陌生共鸣

尽管处于同一圈层,抽空了身份线索的青少年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彼此熟悉,但在虚拟空间聚集时却并不一定能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大家共处于一个身份与环境陌生的场域,成为彼此陌生的“熟悉人”。

身份的陌生。网络树洞的匿名性特征抹去了青少年的身份线索,“人-人”之间在线上的熟悉度减弱甚至消失。这种身份的陌生使个体摆脱了线下熟人关系所建构的固定的个人形象,与现实社区中的自我不再关联。也即说,网上的“我”是一个与现实不发生联系的没有本源或指涉对象的“拟象”,彼此间身份的陌生激发了青少年的潜能,在现实生活中不便有的、不能有的情感在网络中得以展现。

传播环境的陌生。媒介技术的兴起与互联网的嵌入消融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别,制造了一个仿真的赛博空间。赛博空间具有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因为在虚拟实践中,人们常常在不同的界面、平台间来回跳跃或迁徙,在虚拟空间的快速流动又将人们置身于陌生的传播环境中,人们本能地将所处环境当作真实世界加以感知,从而容易产生一种普遍的“超真实”的幻境,即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区分已变得模糊不清了,非真实比真实还要真实。

在身份与传播环境陌生的网络树洞平台,青少年进行情绪宣泄或观点分享,并形成共鸣。这种共鸣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内容共鸣。传播内容一直是青少年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我”的遭遇也可能是“你”的过去,这就将有相关经历或情感困惑的亲历者拉到一个共情空间,他者的回复能与“我”形成情绪共振;“我”的经历也可能是“他/她”的未来,能为无意看到的“他/她”提前传授经验,也为后来的“他/她”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情感共鸣。在圈层中,个体间“三观”与情感是否相合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网络树洞平台上彼此间的经历也可能各不相同,但都弥漫着消极、失意甚至是绝望情绪。怀揣着秘密或处于情绪底端的青少年更容易传染此种情绪,进而引发情感共鸣。不过,基于情感与价值观建构的圈层并不一直稳定,有些观点与看法也会在内部形成冲突与矛盾,甚至会出现圈子内部的相互攻击行为。一些事关逃学、背叛、出轨、家暴等有违社会道德的忏悔与“求安慰”的帖子并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同,反而常常受到攻击与嘲讽。当然,这种不快或嘲讽也能聚集起另外一种情感共鸣。

三、网络树洞的价值隐忧

网络树洞将人们的负面情绪、敌对意见与难以言说的秘密聚集在一起以互动的方式集中宣泄,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个人情绪,纾解社会矛盾,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但是,这种情绪在网上持续累积也会带来相关负面隐忧。

(一)情绪宣泄与虚假共鸣

面对我国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与流动的生存状态,网络树洞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平台。于个体而言,其为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负面与敌对情绪提供了可发泄的空间。有表达意愿与能力的个体可以在树洞肆意倾诉情感,那些有表达意愿又无法精准表达的青少年可以对他人的相似情绪与经历进行拼贴挪用,进而隐晦宣泄自身情绪。如类似“喜欢这种东西,就算是捂住嘴巴,它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等句子经常出现在不同树洞平台。

于社会而言,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纾解。首先,青少年的情绪表达往往杂糅了表情、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态,展现出幽默、诙谐的娱乐性特征。这些特征消解了情绪所指涉的社会内涵,使情绪宣泄表现出一种转移效应——人们不那么专注于情绪发泄的深层内涵,而投身于其娱乐外表所召集的群体狂欢。其次,相似情绪、经验的分享与堆积能让分散的个体情绪凝结成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情绪,继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关注。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利益、情感的考量,人们竭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只公开展示“岁月静好”的一面,消极情绪一直游弋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隐秘角落,不为他人察觉,人们在情绪低落时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共鸣者,这也导致“经常性崩溃是自己矫情”的认知出现。网络树洞赋予人们主动聚合并互相分享自己的情绪与心路历程的可能与意愿,实现了消极情绪的“去边缘化”,重新建构起人们对这一群体、这类情绪的具体认知与应对。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网络树洞的内容输送不断将抑郁、焦虑等社会情绪问题凸显到公共层面,受到大众的关注。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为了流量与营销,开始向青少年制造“虚假共鸣”。一些无病呻吟、假装抑郁和焦虑的营销文案与虚构的青春故事充斥网络,这些经过反复锤炼、包装的文案与故事往往能击中青少年内心,且经过互联网的扩散,容易给青少年制造一种“全民如此”的错觉。

(二)安慰涂层的虚幻

涂层,是指用各种颜色与质地的涂料、装饰材料对建筑、环境进行改造与更新。涂层可以遮掩问题、提升形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制造一种完善与仿真的幻象,但却难以实现外在与内在的美好统一。根据涂层理论,网络树洞建构的是一种安慰涂层。树洞倾诉者往往自我评价很低,需要认可和尊重,也需要情感交流。来自其他网民的安慰给个体一种精神慰藉与情感共鸣,让人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产生一种解脱与逃避的快感。参与树洞留言的,除了抱团取暖的青少年团体,还有大量热心网友及志愿者,他们在线上追踪倾诉者的情绪状态,好言安慰。如遇到有轻生意向者,同步在线下开展救援。这种安慰与鼓励对于负面情绪较轻的倾诉者来说可能会产生强大的精神慰藉作用,能修复他们内心的隐秘苦楚。但对于少数重度抑郁情绪者来说,倾诉只是一种短暂的精神麻痹,并没有改变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及处境,从网络中抽身出来的他们依然要面对现实生活的苦楚。近年来,重度抑郁症患者因难以面对现实而选择轻生的案例时有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一个自杀身亡者背后是二十多个自杀未遂者,而自杀未遂之后还可能继续出现自杀行为。尽管医生、志愿者和热心网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巨大精力与情感,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

(三)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在网络树洞平台倾吐心事,并不能保证个人隐私的绝对安全。很多树洞平台账号数据共享,如用微信、微博或手机账号能登录不同的树洞平台,由此引发的可能结果是自己与微信好友在同一树洞平台相遇并被准确识别身份,那些原本不想被熟人所知的隐私也随即曝光。与此同时,网络树洞平台的匿名性干扰了内容的真实性,夸大或失实的叙述容易让故事主人公遭受网络中伤与网络暴力攻击,更使得追责变得难上加难。此类事件在高校树洞微博上时有发生。比起其他树洞平台,高校树洞属于各种强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因而相对封闭,使得真正的匿名很难,故事主人公的真实身份也很容易被公之于众。吐槽事实属实,却侵犯了他人隐私;吐槽事实失实,又对他人造成网络中伤,即便是后期澄清或删除相关言论,但负面影响已无法消除。

(载《传媒观察》2022年2月号,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无处安放的青春”:网络树洞的传播表征与价值隐忧。此为节选,图表、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全文。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研究”(20AXW010)、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大数据时代价值观引领下的公民信息隐私保护研究”(CX202005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燕道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菲,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