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社会责任报告
(2020年度)
目录
一、前言
二、政治责任
三、阵地建设责任
四、服务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六、文化责任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九、保障权益责任
十、合法经营责任
十一、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2001年9月28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组建。2011年4月,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集团目前拥有14张报纸、8份刊物、13个新闻网站、10个移动客户端、1份手机报、100多个微媒体账号,以及30余家参股、控股公司。报纸包括《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乡村干部报》《南京晨报》《江苏经济报》《江苏法治报》《江南时报》《扬子经济时报》《扬子体育报》《昆山日报》《靖江日报》《海门日报》《东台日报》等;刊物包括《传媒观察》《党的生活》《培训》《精品》《新苏商》等;网络集群包括中国江苏网、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网等3个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以及视觉江苏网、南京晨报网、江南时报网等多家网站;移动新媒体集群包括交汇点新闻、紫牛新闻、新江苏、扬眼、爱南京、新华V视、新华日报财经等客户端及各报刊微博、微信等。
2、社会责任理念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牢记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的初心和使命,一年来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守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把政治家办报的要求贯穿到全媒体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宣传导向、基调、内容上体现大局、服务大局、融入大局,传播党的声音、反映人民诉求、推动社会进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集团坚持守正创新,将新闻宣传工作放到“四全媒体”生态中去谋划,用好“党媒算法”,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进一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3、2020年度获奖情况
集团连续三年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取得好成绩,2020年共有7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1件,获奖成绩位居全国省级媒体前列。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和政治家办报要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2020年,面对抗击疫情的新闻宣传“遭遇战”,集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组建强大的报道团队,形成“战时”指挥体系,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宣传报道。各媒体共推出200多个专题、专栏、特刊、系列,发布各类抗疫报道9万余件,其中原创报道近5万件。立体多样的新闻宣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彰显了全国一盘棋中的“江苏担当”,生动诠释了“中国之治”下的“江苏样本”。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新华日报》高站位、高质量、高密度地推出包括“践行嘱托勇探路” “大江作证”等一系列重磅力作,激发热烈反响,赢得广泛好评。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主题,推出“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听见小康”等系列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和重点专栏。全国两会报道做足“云”的文章,推出大批富有特色的融媒体产品。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六稳六保”、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这些报道,彰显了“重、深、新、活”的鲜明特色,形成了宣传声势、舆论强势。
2020年12月23日,“听·见小康” 上线
“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主题活动将持续12年跟踪记录长江环境质量
2、舆论引导
在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同时,报社强化评论理论矩阵建设,实现理论舆论同频共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新华日报》全年推出系列评论20组、“新华时论”130多篇。《宁可“备而不用” 不能“用而无备”》获得省委主要领导肯定。不断创新呈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提升评论理论内容质量,《思想周刊》迭代升级,“江东论坛”全新推出,理论抖音号“@理所当然”主打专家学者原创短视频,最高点击量9.2万人次,受到广泛关注。完善周刊方阵,新推《智库周刊》,进一步提升党报思想深度,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扬子晚报》“视评”系列采用“视评+文本”方式,实现网络评论新突破;中国江苏网“紫金e评”蝉联“全国优秀网评栏目”称号。
“紫金e评”·抗疫系列
3、舆论监督
集团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积极开展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新华日报》突出开门办报,重启中断十多年的“读者热线”专栏。围绕民生关切开展舆论监督,《以租代征,“公益性公墓”竟藏着高价墓——17亩耕地变墓地之谜》等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政风热线”借助群众诉求线索,刊发大量调查稿件,引发广大网友关注。
4、对外传播
2020年,集团以“唱响江苏声音 讲好江苏故事 弘扬江苏作为”为原则,充分借助海外华文媒体、中国江苏网英文频道、海外报纸、社交媒体等平台,讲好“强富美高”新江苏故事,在国际舞台展现“美好江苏”形象。《娄勤俭不打招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等数百篇优质稿件,让“江苏担当”“江苏故事”在海外舆论场得到了广泛传播。《老外战疫记》专题被评为2020年度江苏省好新闻(新闻专题)一等奖。大型网络互动直播《千里共婵娟家国同团圆——全球云接力体味中华情》,36小时直播吸引来自五大洲32个国家的朋友接力打卡,132万名网友观看。围绕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精心策划《留住人类苦难记忆,传播和平发展理念》报道,获全网推送。《一场跨越83年的人道主义传承》系列稿件被国外有关报纸和Facebook等平台纷纷转载,稿件总计点击量超过200万。
《千里共婵娟家国同团圆——全球云接力体味中华情》大型直播活动在《绿洲时报》、脸书上刊发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集团全力打造全媒体指挥中心,形成内容生产“策、采、编、发、传、控、馈”的完整闭环。5G超高清融媒体演播和开放服务平台、智能媒资库项目稳步推进。语音播报、AI播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落地应用,媒体表达形态更加丰富,内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集团成立大数据应用工作室,全年编制传播力分析、数据趋势报告300余篇。版权保护技术运用进一步提升。新华传媒智库大数据平台有序运转,新华烽火顺利入选省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
2、融媒体矩阵
坚持把牢正确价值取向,融合平台建设更加强劲,形成了党报求“深”、客户端求“快”、网站求“全”、全媒体求“融”的传播体系。《新华日报》发行量近50万份,《乡村干部报》超过70万份。大力推进移动化战略, “交汇点新闻”“紫牛新闻”下载用户数分别超过2800万、1500万,在中国传媒经营大会发布的榜单中位列“新媒体40强”;2020年新上线的“新江苏”下载用户超过630万,用户规模快速上升。由集团运维的“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用户数超过1000万,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北京西路瞭望”等100多个微博微信账号和其他外部平台账号成为移动传播的生力军。
“新江苏”拍客频道
3、融媒体报道
一年来,集团以机制创新为抓手,进一步激发了融媒体报道活力。全媒体考核办法全面实施、不断完善,“移动优先”得到充分体现。交汇点成立10多个融媒体工作室,中国江苏网强化PC端与移动端一体运作,《扬子晚报》以“紫牛拍咖”项目为抓手进行服务中台的理念创新实践。地方分社加强资源整合,内容、渠道和平台优势不断释放,扎根一线、服务基层的能力明显增强。《6397公里的守护》在江苏媒体中首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入选“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类”优秀案例,交汇点新闻“听见小康”融媒体项目入选“网络内容建设类”优秀案例。
融媒体产品《6397公里的守护》在江苏媒体中首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一等奖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准确及时刊发各类政务信息、惠民政策、生活服务信息,全年各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超百万条。集团不断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在各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特色服务性专版专栏,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党务政务网群综合服务平台持续优化,政务信息传播矩阵效应不断增强。“扬眼”客户端打造“钱眼”“招考部落”“扬子名医团”等服务产品。《南京晨报》积极运维“小记者”“乔医生”等特色栏目,信息服务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2、社会服务
积极搭建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桥梁,“政风热线”群众诉求平台全年共接收诉求3000多件,网友回复满意率达84%。有关厅局长、市长上线直播,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沟通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集团与国研智库、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共同成立国研智库江苏协同创新中心,与省内各大智库成立江苏新智库联盟,还同步成立“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研究中心、江苏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江苏自贸区建设研究中心和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以“全球变局江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新华传媒智库年会在南京举行。创新开办了新华传媒智库云课堂,开设“新华舆情高级学习研讨班”“苏电新闻大讲堂”“新闻发言人团队培训班”等平台,课程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0年5月26日,苏电新闻大讲堂正在直播中
3、公益活动
2020年《新华日报》共刊发公益广告17个整版、127条报眼。户外大屏每天发布公益广告9条,总时长超2000小时。其中,围绕战“疫”推出三个系列公益广告,大力弘扬了团结抗疫的精神,集团干部员工向湖北抗疫前线捐款57万余元。《扬子晚报》“阳光助学行动”“博爱小屋”等系列公益活动反响热烈;“交汇点”电商频道升级原有扶贫专栏,联手大型国企打造“汇聚攻坚力量合力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带货2.0活动。中国江苏网“咱村特产,我来代言”“特产代言共解销售难”等专栏,强国“带货”“强国直播”等活动助力文旅复苏、农产销售。2020年集团对口帮扶淮安区出资20万元,协调资金12.85万元。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抓好民生报道。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邀请13个设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畅谈决胜全面小康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关注民生实事的落实情况。《新华日报》还设置“扶贫干部在一线”“我家的脱贫故事”“扶贫点上看变化”等专栏,受到广泛关注。《扬子晚报》关注凡人故事,讲好民生故事。交汇点“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题报道,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报道社会民生。
“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全媒体系列报道
2、灾难和事故报道
防汛期间,《新华日报》开设专栏《坚决打赢防汛抗灾硬仗》,发布多篇重磅报道,传精神、传“汛”息、传感动。《扬子晚报》推出《众志成城战洪水》专题,策划洲上探江图文直播。中国江苏网直击现场,制作长图、策划H5。交汇点推出专题报道和滚动播报,有关报道获得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在抗击疫情报道中,“三八”妇女节当天推出的《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你们》入选中国记协《战“疫”新媒体精品案例展示》,《为英雄建档 让英雄留名》大型专题档案,被江苏省档案馆收藏。
3、以人为本
坚持主流价值观,创新表达方式,典型人物报道中注重见人见事见精神,通过全媒体传播正能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物报道广受关注,《“一把手”挂帅冲锋 “上一线”严防死守》得到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等一批稿件被“学习强国”首页推送,“交汇点”推出“战‘疫’封面人物”,彰显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与牺牲精神。节日报道同样以人为本,春节报道讴歌奋斗精神,清明报道追思英雄伟绩,端午报道传递家国情怀,中秋报道引发人文思考,在提升报道思辨色彩的同时弘扬清风正气。
影像专版“终于认识你”
六、文化责任
1、传承繁荣文化
文化报道在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上下功夫。集团参与组织“致敬白衣勇士”3000 幅书画作品赠送活动,承办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引发热烈反响。围绕紫金文化艺术节,首创“紫金闪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互动环境。举办“大运河十二时辰诗歌朗诵会”,承办“万里长江流古今——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学术论坛、跨年诗会,充分展现参与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担当。“新年走大运”“城门挂春联”等活动不断升级,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文化“新民俗”。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特刊
2、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华日报》开设“暖心故事”“真心英雄”“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如磐初心”“守初心担使命敢担当善作为身边的榜样”等专题专栏,宣传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扬子晚报》“少年志”融媒品牌、中国江苏网“习语常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国少年说”推出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融媒活动,“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三观”,入选人民网媒体深融探索与突破优秀案例,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南京晨报》“文明家庭”寻访系列,通过挖掘身边故事,宣传好家风、弘扬新风尚。
《习语常听》系列短视频荣获2020年度全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十佳”栏目
3、促进科技创新
《新华日报》以《科技周刊》为主阵地,展现江苏创新发展实践。策划采写包括新基建、北斗组网、火星探测、月球取土、“奋斗者”号下潜等重点新闻稿件,第一时间解析量子科技、密码技术、区块链等前沿热点。聚焦科技工作者,相关访谈报道关注时代、紧跟前沿、解读热点,专门与江苏省科协联动推出的新媒体产品“科学实验室”获得好评。报社还与省科协合办江苏年度科学事件评选。
火星探测专版
北斗全球组网专版
七、安全责任
1、安全刊播
高度重视内容生产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刊播差错。坚持严字当头,进一步完善内容生产风险防控机制,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还将采编各环节及时发现的差错于每周编发成《差错摘录》,帮助采编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更好编织拒错防偏的“天网”。完善报纸印刷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五强五严”印刷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印前勘误工作,每月出版《印前勘误》。2020年,《新华日报》印刷质量排名全国第9位。完善信息化办公系统,确保工作指令和要求传达“全媒体、全天候、即时达”。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全面梳理集团各类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职责,严格要求采编人员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内容生产工作中,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认真核实、严格把关,绝不刊发虚假失实新闻报道。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强化工作“硬约束”。坚持尊重原创、保护版权,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培训,增强集团员工版权风险意识。
2、维护社会公德
通过打造勤廉新华文化,在集团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勤廉新华”客户端提档升级,内部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员工认同感大幅提升。持续开展“弘扬周恩来精神”“勤廉新华奋斗有我”等主题活动,创新“巡审结合”巡察模式,汇编《传媒出版行业警示案例》,建设勤于创业、廉洁奋斗的集团文化。
“勤廉新华奋斗有我”主题活动
3、接受社会监督
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求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必须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同时,高度重视群众举报投诉,2020年办理江苏12345在线投诉及信访2483件,并在规定时间反馈、办结。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新闻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全年引进采编等方面人才45人,均按劳动法规签署合同,保证每位新闻从业人员按时按期领取薪酬,缴纳“五险一金”。面对疫情带来的经营困境,坚持“员工不减薪、福利不打折”,同时加大社保力度,为集团员工统一办理补充医疗保险,适度提高公积金、房补标准,全年新增人力成本4000多万元。举办“我的新华我的家”、“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组织员工参加体检,让员工享受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2、开展员工培训
强调选育并重,创造良好环境。把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让报社成为优秀员工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沃土。一是加大人员引进和培训力度。探索重点人才引进新方式,根据发展需要梳理制订年度人才引进计划。通过系统业务培训、轮岗锻炼、名师带徒等手段,加速人才成长。二是推进青年干部培养。完善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等工作机制,对40岁以下的各方面突出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三是鼓励员工创新创业。推进和完善创业创新奖,鼓励扶持在新闻宣传、媒体融合等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实干者。
集团开展新闻专业培训
3、规范使用新闻记者证
认真落实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新版记者证申请工作要求,组织新入职采编人员参加采编岗位培训学习136人次,通过率达97%。严格把好新证申领关,截至2020年年底已完成450多人证件申领工作。建立记者证信息库,及时收回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证件,2020年完成8位离职或调离采编岗位人员新闻记者证注销工作。
4、保障合法权益
认真组织开展员工职称和技术等级的评聘、各类人才奖项申报工作。重视维护新闻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组织多场法律培训,在集团内部“勤廉新华”客户端开辟“风控”栏目,刊发普法宣传文章38篇,帮助规避采编工作法律风险。
十、合法经营责任
1、经营行为
坚决贯彻落实新闻媒体采编与经营分开的要求,决不以消费党报的信誉和形象换取经济利益。2020年,集团实现利润总额突破5.04亿元,同比增长44%(扣除不可比因素,增长66%),继续保持向上向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0年集团新制定一揽子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广告经营,完善综合绩效考核方法,规范分社运营与发展。报社采编部门、记者站不承担经营任务;不以新闻报道换取广告、以新闻形式变相播发广告;在采访中涉及与经营业务相关的内容,及时向经营部门转达,不自行接洽和决定。子报子刊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避免广告经营业务与新闻采编在内部流程上产生交叉;新闻编辑部门与广告经营部门分开独立设置,新闻版面与广告版面分开运行,广告登记发稿在独立的广告管理系统中进行。
十一、后记
1、回应
关于内容产品质量提升的问题。牢固树立“精品立报”理念,贯穿内容生产全流程,强化内容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有温度、有品质、有筋骨的内容产品。把内容生产作为传媒发展的根本,新闻宣传亮点频频、收获满满。有关报道先后多次获得省及中央有关部门表扬。战“疫”工作中共有8人获得11项国家级和省级表彰。集团7件作品获得第30届中国新闻奖,连续第三年位居省级媒体前列。
关于媒体融合转型深入的问题。把融合转型作为扩大主流媒体影响的根本路径,全力推动平台、技术、机制、流程各方面建设。在中央信息厨房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后,再度投入近亿元打造模块化、智能化的全媒体指挥中心,形成内容生产“策、采、编、发、传、控、馈”完整管控闭环的“最强大脑”。
关于事业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2020年,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共招聘员工45人。加强干部的选拔培养,全年新选拔处级干部9名,选拔科级干部66名,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干部岗位交流力度,建立职称职务晋级新机制,健全荣誉表彰新措施,科学制定采编和经营考核新办法。
2、不足
传媒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更好肩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更好服务中心工作和改革开放大局,还有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精品生产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集团虽然在中国新闻奖成绩上位居全国前列,但能够赢得用户叫好、在互联网上刷屏的爆款内容还不够多。集团强调,“凡报道必策划、凡策划必创新”,进一步提升策划水平,鼓励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激发创新活力。特别是“新华时论”“新华调查”“深读”“紫牛新闻”“北京西路瞭望”等内容品牌,要继续做强做优,力争时时有佳作、处处有精品。
融合生产还需进一步改进。全媒体采编部门正在向互联网主战场全面进军。但也要看到,目前融合从“物理加”走向“化学融”过程较长,融合生产的协同机制还有待强化,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还不理想,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还不到位,主力军在主战场作战还不够熟练、不够自如。
开门办报还需进一步自觉。开放性是互联网的典型特征和独特魅力。要大胆推出用户策划、用户生产、用户传播、用户定制、用户评馈。特别是顺应5G时代要求,把视频作为UGC内容的主攻方向,在把牢导向的前提下,让用户成为内容生产传播的重要角色,更好构筑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全媒体生产格局,使我们的内容生产靓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成为各种优质内容产品的制造基地。
3、改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三个“更”上下功夫:
一是以更高水准抓好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主线,守正创新、担当有为,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深入报道江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形成“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舆论强势。要切实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提升宣传报道水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激励全省干部群众信心满满、能量十足迈进新征程。
二是以更大力度抓好媒体深融。以中央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为东风,抓住新媒体建设重要“窗口期”和“竞跑期”,在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快建设全媒体指挥中心二期工程、省级媒体融合实验室、5G超高清融媒体演播和开放服务平台、智能媒资管理平台等,推动江苏省党媒信息云平台、“网上新闻发布厅”建设,构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全媒体传播体系。
三是以更大力度抓好事业发展。在抓好新闻内容生产和媒体融合转型同时,充分看到传媒经营、队伍建设、科学管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各方面的任务都很重,以肯扛事、敢扛事、能扛事的担当,扛起改革发展的重任,不断推动集团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集团综合实力,为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