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传媒观察丨“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控
2021-06-10 12:17: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蒋彧捷 余建华  
1
听新闻

编者按:“玫瑰色”网络谣言表达的是公众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蒋彧捷和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建华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5期刊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高考延期”事件为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了“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研究发现,突发因素与群体共识是引发“玫瑰色”网络谣言传播的导火索;“网络意见领袖”动员、压抑的社会环境以及传播的畸变则助长了“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传播的终止则归结于谣言被证实或证伪。研究认为,不同于“黑色谣言”,“玫瑰色”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与破坏性均不强,对网络谣言需要进行差异化治理。

 

“玫瑰色”网络谣言由人们的内心需求演化而来,包含期许、愿望在网络空间诞生、流转与扩散。

本研究以疫情期间的“高考延期”事件为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因疫情缘故,一年一度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否延期备受社会关注。2020年2月上旬,“高考推迟到6月底”等延期谣言已在网络传得沸沸扬扬。2月12日至28日,官方多次回应,一度将沉寂的谣言唤醒。针对3月初出现的“教育部正式通知高考时间为6月26日”,官方的辟谣不仅没有遏制传播,反而引发大量关注,谣言数量飞速增长。3月31日,教育部宣布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谣言就此平息。

官方宣布延期前,新浪微博“高考延期”话题多达120栏,网民讨论最高达40.9万条,传播中网民参与度极高。基于案例,本文对3月31日前发布的新浪微博进行抓取,以认证用户“@有道考神陈曲”的博文“重磅:高考推迟!(票圈中学老师发的,说目前还没有正式发文,但是已经讨论决定了!不知真假!)#高考确认延期##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为例,通过采集网民转发评论数据(其中不但有普通用户微博,也有经过新浪实名认证的“大V”、媒介等)的方式,从中选取了百余条内容样本,对谣言传播进行具体分析。

传播导火索:突发与共识

值得深思的是,“高考延期”事件产生的“玫瑰色”网络谣言何以大规模传播?除了环境因素,传播与价值累加理论提及的多种要素也密不可分。当社会期望与诉求不断累积,具备成熟行动条件的网络集群行为随即发生。

首先是突发因素。根据谣言传播公式:R(谣言)= i(重要性)×a(模糊性),谣言的传播具有两个重要条件,即重要性和模糊性。高考是全国性大型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冠疫情暴发,特别是疫情走向不明晰,使得高考能否按期举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官方屡次发布不确切信息又使真相愈加扑朔迷离。在此背景下,延期谣言的出现与传播也就自然而然。“高考延期”谣言在表达大众对疫情走向担忧的同时,更抱有对延期的期望、诉求。后来的谣言研究中,罗斯诺(Ralph L. Rosnow)表明公众焦虑、轻信等指标同样影响谣言传播。继而,原本的谣言公式可加入新元素:焦虑,即演变为R(谣言)= i(重要性)×a(模糊性)×a(焦虑)。突发的疫情激发了群体焦虑不安,任何因素都会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焦虑带来心理失衡,人们力求发掘事实真相,谣言传播即成为求证与求真的途径。

疫情形势严峻之时,官方消息致高考话题度激增。布鲁默(Herbert Blumer)认为,集群行为是为应付不确定的环境而歪曲或形成。博文出现,即刻成为网民聚集讨论的根据地,转发评论表现出一种新态势——期许式网络谣言的膨胀。网民反映出强烈期许与求真心理,其中期许心理为主,既有对高考延期的期望,也有对其他事件的诉求,谣言传播恰好显露行为背后的动机。

其次,普遍的信条即共识。人们通过对环境中问题的认定形成看法和信念,为行动开展准备。疫情暴发之初,网民受自身或环境影响,态度明显分化,类比如“非典”、地震等同样重大的社会事件,臆测来自新闻、社交平台或“权威人士”的信息,以自我固定认知推理预判等,表现出相信或质疑态度。面对海量信息,当谣言与听众的观点态度、刻板印象或者行为一致的时候,人们会选择相信。于是,行动者基于社会认知(既有知识或观念)、社会判断(对信息选择、处理与运用)、群体影响(暗示、情绪感染、形成共识等)决策出最终行动,谣言终得以传播。

传播助燃剂:动员与助长

若意见领袖冠以专家身份,会增进鼓动者的权威。与之类似,行动动员者为群体核心人物,是集群行为发起的关键。

微博发布者属于签约自媒体与业界内名师,是谣言传播的领袖人物之一。当“@霏微fly”质疑:“我也是公立高中老师,是不是我发个朋友圈也可信了?”高知用户“@Sherlock_Walker”认同博主信息真实性,网民随即罗列“人脉”“圈子”“关系网”以示社会网络,“公众人物”、“名牌大学”及“博士”的社会身份,增加发布者的可信度。微博初发布虽面临质疑声音,经“网络意见领袖”动员,多数网民最终相信博文的合理与权威。

倘若行动动员推动网络集群行为发生,有利结构性助长则为谣言传播的强力助燃剂。助长之一,是利于集群行为发生的社会结构或环境。部分网民表示期许后,群体其他成员情绪相互感染,行为彼此模仿,选择转发传播。值得关注的是,除高考关联人员抱有期许外,不同利益相关者纷纷涌现,表露出希望中考、考研、省考等延期愿望。由此,以高考为契机渲染大众诉求环境,以达成自身期望和满足内心需求。助长之二,是传播中被“移花接木”的信息。战时谣言研究指出,传播历经平化、锐化和同化的再造。谣言诞生时,感知者对外部信息加工、评估,扩散同时将相关内容串连,谣言便多次畸变。再看,案例中“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也经历了数次变异。

首先是平化(leveling),为使谣言更简明易懂,传播者会删除、省略某些内容。首次简化或为传播者自身理解,或为他者接受,如网民将“高考是否会推迟?”截取,选择性忽略部分信息。延期博文一方面是发布者对朋友圈内容再转述,另一方面是受众忽视“没有正式发文”和“不知真假”字眼的两次加工。

突出是省略的互补现象。谣言经过平化保留主体内容,锐化(sharpening)使剩余部分细节被放大。官方是为回应社会关切,而网民关注集中于“延期”“推迟”,甚至曲解成“为延期准备”。另外,群体影响下的个体判断力减弱,理性质疑声音出现时,“沉默的螺旋”使少数声音淹没在群体意见中,讨论趋向情绪的群体极化。当有网友表明“没定的事少传播”“无官方文件不要信”,遭众用户驳斥,正商议的方案在网络空间演化为已确认延期的肯定事实。

如果说平化、锐化起简化与强化效果,那么同化(assimilation)则为谣言再造的关键,凸显认知、动机及心理。如同添加(adding)的过程,谣言的传播会增加新细节,源自个人或群体的兴趣、希望、预期、常识等。“玫瑰色”网络谣言是典型包含社会期望的谣言,传播过程存在类型各异的细节增添。

添加一:具体时间。“今年高考将延期至6月26日”“听说推到7月中旬”“听说高考将延期一个月”“延至六月底,实锤了”;

添加二:详细地区。“明天发文(吉林省)”“江苏也快通知了”“除了北京和武汉没有确定外都要推迟”“小道消息,河南已经决定延迟了”;

添加三:权威媒体/人士。“真的,人民日报已经发了”“我们这学校教导主任也说了”“是的,我们学校老师也这么说”“我朋友圈的老师也发了”;

添加四:个人臆测。“推了,疫情这么严重,铁定六月不会考”“疫情没结束,高考人流量太大,感觉会推迟”“目测按期高考只会增加风险,肯定延期”。

可知,以上两个要素起传播“助燃剂”的强烈效果。无论是基于社会环境影响,还是谣言“目的性”畸变,正是人们对未实现愿望的焦虑。对不可知事实的求真,也是公众心理的印证。

传播灭火器:证实或证伪

谣言的终止,往往源于辟谣作用与大众关注度消退。“玫瑰色”网络谣言最终走向,一是期望未得以实现,谣言被证伪。网络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力量介入,谣言短时间内消退,传播暂时得到有效控制。但既往案例表明,虽被辟谣但公众期许却未能满足,继而谣言沉淀为集体记忆,一旦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条件再次具备,谣言便会卷土重来,“SARS”危机、“地震”恐慌下频发的谣言传播事件便是很好的佐证。二是期望成为现实,谣言被证实。“高考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以3月31日教育部发布的延期公告而告一段落。4月之后,网络平台难觅“高考延期”谣言的踪影,大众仅对成为事实的延期结果表达看法。需要提及的是,已传播的谣言再未出现,但会诱发其他诉求的发酵,网络谣言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总体看,此次事件与已有的治理方式不同,其中看似“谣言”的消息是通过证实而终止流传,是鲜有的谣言到“真言”。治理是必然的,但一定程度上网络谣言反映出公众对真相渴望和真实诉求,亦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与补充,因而形成差异化治理至关重要。

结论与讨论

回顾“高考延期”事件,从酝酿、蔓延到消退,“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历经了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突发因素引起心理失衡;不安的群体获取社会共识;“网络意见领袖”行动动员;压抑的社会环境诱发焦虑;传播畸变谣言寻求期望;“官宣”而谣言成真;预备新的社会诉求。短短传播期,谣言在一键转发下传播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谣言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现代式非官方话语——网络谣言尤为活跃,其肆意传播带来的网络社会监管与治理问题愈发明显。即便“玫瑰色”网络谣言不具有极强危害,仍需要合理管控。第一,加强社会心理认知,甄别各类型网络谣言。第二,增设社会心理引导。疏,解决民众问题;堵,严防“美好的谣言”变质。第三,落实社会心理保障,形成网络谣言的差异化治理。认识“玫瑰色”网络谣言着手点在于合理回应社会需求,尤其注意公众期待、需求是否实现与满足,谨防期待落空累积负面社会情绪,引发又一轮谣言传播风潮。

以冲突理论来看,认识网络谣言传播的负面影响固然重要,但不同类型的网络谣言反映出社会公众在面对社会事件不同的社会心理、态度,不能将所有网络谣言研究的情感取向“一刀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文分析选取的为典型个案,是否具有一般性还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探索。但毋庸置疑,对类别化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加以分析和有效引导,是当前谣言研究亟待关注的方面,也是维护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载《传媒观察》2021年05月号,原文约6000字,标题为:“玫瑰色”网络谣言的传播: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创新项目“‘红’与‘黑’:玫瑰色与黑色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比较研究”(yjscxx2020-094-6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蒋彧捷,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余建华,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