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传媒观察丨“凡尔赛文学”的前世今生
2021-06-03 16:00: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许高勇 罗林丽  
1
听新闻

编者按:作为网络亚文化的新产物,青少年们围绕着“凡尔赛文学”在社会化媒体上演了一场“造凡”与“拆凡”的狂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许高勇,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罗林丽,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5期发文认为,青少年们在这场狂欢中对“凡学家”们所包装的虚拟人格进行了拆穿和抵抗,但如果一味地陷入“凡尔赛”的游戏中不能自拔,最终只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因此,面对“凡尔赛文学”的价值误区,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以脚踏实地的奋斗来圆梦和追梦。

“凡尔赛文学”,简称“凡学”,和从前直接、自娱自乐式的鸡汤式炫富不同的是,“凡学”表现为假装不经意地炫耀自己身份和地位的高贵,并故作随意地表露出令人艳羡的贵族烦恼,是一种表面看似抱怨,背后却在暗喜的炫耀手法。在微博掀起“凡尔赛文学”热潮的是认证为作家的ID“蒙淇淇77”。她的一系列“凡尔赛行为”使这门“学科”几度登上微博热搜,人们纷纷参与到“凡尔赛文学”的激烈讨论中来。然而,随着“凡尔赛文学”的盛行,潜藏其中的自我迷失和身份焦虑扰乱了青年一代的是非判断,导致了价值偏离。因此,探究“凡尔赛文学”背后“虚伪的谦虚”的本质,对“凡尔赛文学”的网络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网络呈现与流行议题

“凡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动声色地露富、拐弯抹角地炫耀、润物细无声地展示一种高端品质生活,而熟练掌握“凡尔赛文学”的“朋友圈贵族”们,也被戏称为“凡人”“凡学家”。 “凡学”的兴起是语义变迁的结果。从表演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语义流转是互联网语境下对炫耀方式的新探索,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则是语义变化的有力推手。

(一)平台展演与社交狂欢

“凡尔赛”这一概念最早由微博知名博主“小奶球”提出。她在微博开设的“凡尔赛文学研究与实践”话题阅读量高达1.8亿,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有3.8万。网友们在话题下开展了“凡尔赛文学模仿大赛”,甚至延伸出了“追星凡尔赛”“学术凡尔赛”等类别,掀起了一场真假难辨的炫耀狂潮。根据“小奶球”总结:一个合格的“凡尔赛文学”作品中应具备三个要素和两个进阶操作。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先抑后扬、明贬后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灵活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学习者不仅可以创作基本的“凡言凡语”,成为入门级的“凡学家”,而且可以快速辨别“凡尔赛文学”和普通生活分享、纯粹炫耀行为的差异。 此外,豆瓣也自发地出现了“凡尔赛学研习小组”。有4万人在“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学习“凡尔赛文学”。

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代表,“凡尔赛文学”早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古人的诗词中便能追寻到“凡尔赛文学”的踪迹。比如诗仙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表面上是说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实际上塑造了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公子形象。只不过此类言行在当时只能借助书信、物件等附属性物品在小范围内流传,未成为流行的文化现象。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凡学家”们的表演成为可能。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交化舞台可以将时间定格在精心设计的瞬间,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按照网友的喜好来设定展现方式。尤其微信拥有的非好友不可见、点赞、评论功能,给了“凡学家”们极大发挥“自问自答”的空间。

“凡尔赛文学”的狂欢精神刺激了网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满足了网友自我表达的心理,使那些从未接触过“凡尔赛文学”的用户,也在这次全民造梗的集体狂欢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凡尔赛式”的语言轰炸。

(二)意义构建与网络模因

“凡尔赛文学”的创作与德塞都的“盗猎”理论相符。德塞都将积极的阅读形容为“盗猎”,并指出读者不单单是“盗猎者”,他们还是“游牧民”,总是在移动,不断向其他文本挺进,挪用新的材料,制造新的意义。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受众作为一个盗猎者和游牧民,把对自己有用的文本“盗猎”过来并对原有的意义进行改写,从而建构新的意义。“凡学”创始人小奶球从日本作家池田理代子的漫画作品《凡尔赛玫瑰》中找到了灵感。漫画原本描述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妻子贵族式的奢靡生活方式,被小奶球用来讽刺生活中擅长用抱怨自贬的方式进行反向自我炫耀的“凡尔赛贵族”。继小奶球之后,“凡学家”们通过对图片文字进行拼贴改写,表达自身的诉求,一度在网络上掀起了“凡尔赛”热潮。“凡尔赛文学”能够短时间在社交媒体中大量涌现,源于网络模因容易模仿、迅速扩散、不断翻译的特性。“凡尔赛体”的先文本则是它的精神——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极致炫耀。“凡学家”可以通过异于平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张扬自我,并且通过社交媒体的强互动性推动“凡学”的复制、变异和传播。

(三)拆穿精致与阶层抵抗

“凡尔赛文学”的重要特性是见“凡”就拆。在社交媒体中,最完美的形象可能是既可爱又能干。但展现出既可爱又能干非常困难。比如,彬彬有礼的谦虚往往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却是讨好他人赢取好感的有利方式。相反,自吹自擂的炫耀可能会给人留下能力强的印象,却难以赢取他人的尊重。所以人们将逢迎讨好和高调炫耀两种策略结合使用,或是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凡尔赛文学”便是这两种策略混合使用的集中体现。但逢迎讨好和自我提升这两种策略都具有欺骗性,对自我人设精心包装的“凡学家”们来说随时都有被拆穿的可能性。“凡尔赛文学”处在社交媒体的风口处,“拆凡达人”们见“凡”就拆,甚至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并毫不留情地将其虚名下的真实自我揭穿示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拆凡达人”对“凡学”的凝视与解构隐喻了对阶层的抵抗由激烈的对抗转向温和的表达。“凡尔赛文学”的流行不仅包含着对“虚伪的谦虚”的嘲讽,而且也暗含着对“精英阶层”的抵抗。但是这种抵抗不再是激烈的社会对抗,而是以温和的话语形式表达出来;他们的话语风格不再具有仪式感,而是与日常生活实践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生活方式。他们在“去边界化”的网络自由空间中,看到自己所向往的优质生活时,或仇恨、或模仿,表现出“虚拟性、短暂性、碎片化、异质和个人主义等近乎后现代的特征”。

心理影响与价值偏离

“造凡”和“拆凡”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成长于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主导的80后和90后是中国奢侈品需求的驱动力,青年人对奢侈品的强烈需求,在很大层面上反映出他们对炫耀性消费的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凡尔赛”是一种印象管理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维护自尊的手段,通过装饰自我并将虚拟身份展现在社交平台上,追求聚光灯式的崇拜。“凡学”所代表的明面自我贬低、暗地完成炫耀的行为在很大程度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过度沉溺下的自我欺骗与迷失

个人的天性就渴望社会对自我的尊重,“凡尔赛文学”的走红,与人们内心渴望得到认同和赞美,希望通过另类的炫耀方式来获得优越感有关。浮躁的社会下不少人都有炫耀之心,但直白的自夸或是高调的炫耀又很难得到人们的掌声和赞许,故而产生了“凡尔赛式”这种掺杂了“虚伪的谦虚”而制造出的精致幻象。

诚然,在缺乏自我认同的情况下,“凡尔赛文学”以造假的方式给了那些渴望跨越阶层的人以情感慰藉。但事实上,这种情感慰藉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难以让人摆脱“孤独”感。“凡尔赛文学”超出了一定的自恋界限,刻意为自己贴上社会精英的标签,歪曲了自我价值观,迷失在“凡尔赛文学”的梦幻乐园中。“凡学家”在分享动态时,用高学历、高颜值、高收入等符号包装自我,含蓄而内敛地透漏相关信息,从而掩饰自己的精神贫困。简单来说,“凡学家”用抱怨语气展现的精英烦恼不一定是在寻求安慰,而是要吸引人们对其高贵身份的注意。

长期沉溺在“凡尔赛文学”的人们寻求的只是展示价值和面子消费。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变换炫耀方式来获得“表面风光”,并且不期待观众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他们自己清楚明白,观众对他们的吹捧只停留在他们精心塑造的“精致外壳”。一旦外壳被揭开,观众会一哄而散并毫不留情地加以嘲讽。当社交平台上到处充满“凡学家”内容雷同、技术拙劣的“虚伪炫耀”时,观众们对其动态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其分享的动态便再也没有可读性和可欣赏性。

(二)虚拟身份追求下的价值偏离

“凡学家”们不断在网络中进行展演的目的是获取社会认同。在网络时代,衡量个体价值的标准更加多元,成就自我的途径也更加多样化。然而,普通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仍然不易。网络社交媒体高度发达,能够从多方位塑造“网中之我”,于是在网络空间中寻求新的自我,获得他人的认同,被许多网民视为上网意义的价值所在。在网络分享动态的表演过程中,基于身份地位的需求,表演者往往会隐藏那些与他的理想自我不一致的行为,其目的是填补心灵空虚和获取社会认同。然而,自我需要和他人的认同相互矛盾。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人,在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中,在都市化全球化的流浪、归属感的淡化中,在权威的不断消逝、身份感不断模糊中,深陷于“我是谁”的追问。“凡尔赛文学”成瘾的背后,其实是身份焦虑的一种表现。

亚文化症候及省思

随着网络文化从技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扩张,网络成为人们社交的工具。从网络文化生态的层面来看,“凡尔赛文学”的产生并不奇怪。凡尔赛不止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也是社会现实的症候。

(一)抵制狂欢,避免“娱乐致死”

“凡尔赛文学”作为一种典型亚文化,反映了当下网络文化的潮流和取向。网民们为了融入网络文化的整体氛围、避免被网络潮流抛下,从而选择进入“凡学”中的娱乐氛围中。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无声无息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事实上,这一文化现象不仅出现于电视传媒时代,而且互联网时代更是愈演愈烈。在人人拥有麦克风、随时都可以发声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网络文化生态。在泛娱乐化的氛围中,网络文化在特定群体中可以成为他们的主流文化,个体的文化趣味也可以被群体吸收。

然而,“凡尔赛文学”带来快感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少风险。如果一味宣扬狂欢精神,很容易对网络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和难以预计的后果。“凡学家”把太多精力花费在社会环境的期许上,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沉迷在“凡尔赛玫瑰”的精致舞台而无法自拔。从精神层面来看,“凡学家”们内心对生活和生命都非常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凡学”本质下“虚伪的炫耀”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恐惧,他们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望并且永不知足,停留在圈子信息的自我制造和重复传播。虽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焦虑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提升自己,但过多的焦虑让人们会容易产生一些脱离真正需求的愿望。

(二)正视自我,保持价值理性

“凡尔赛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嘲讽了那些攀比心态下伪造虚拟身份生活和故意显摆高贵姿态的现象。“凡学”的要义是幽默和轻描淡写,“凡学”的精髓是讽刺与社会洞察。“凡尔赛文学”带来的理想假象或许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但人不能脱离实际,沉溺于满足自恋的虚伪造梦只会让人离现实越来越远。也许在自己的小圈子对朋友进行“凡尔赛”式的信息冲击并不会引起大面积的谩骂。但长此以往,朋友的容忍度会消耗殆尽,最终可能导致朋友表面赞许,实际内心早已拒之千里之外。面对“凡尔赛文学”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人们要警惕“凡尔赛文学”的侵袭,在网络社会中保持价值理性。“凡尔赛玫瑰”会绽放,但终究会枯萎。就像表面宏伟壮丽的凡尔赛宫,500多个房间却没有洗漱装置,住所的贵族们洗漱、排泄都要出宫解决。从这方面看,凡尔赛宫和“凡尔赛文学”其实也是华而不实的代名词。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在社交圈中还有很多“凡学家”,他们用委婉的网络语言诠释着“凡学”的精髓。这些与大众生活相差甚远的事例,以“凡尔赛文学”的形式映入人们的眼帘。也许人们觉得很有趣,从中获得了快乐,缓解了自身压力,进而加入“造凡”和“拆凡”的网络阵营中。但久而久之,“凡学”开始变得寻常化,使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拐着弯炫耀琐碎生活的大环境里,谁也无法真正看清他人,甚至会在“虚伪炫耀”的舞台中迷失自我。故希望在网络社会中只是以戏谑轻快的方式对“凡尔赛文学”一笑而过,适当地表达自我,缓解自身压力,不断反思,进而正视自我、认同自我。与其用虚假繁荣的假象来欺骗自我,不如以脚踏实地奋斗提升自我。

(载本刊2021年05月号,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凡尔赛文学”的网络呈现、价值偏离与文化症候。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播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13AXW013)的研究成果。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许高勇,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

罗林丽,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