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色经典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堪称现象级佳作,迄今为止从电影到电视剧,到舞台综艺再到舞剧,这一文本被不同的主创人员植入到不同平台的媒介当中,在总体上形成了互相补充、互有拓展的统一世界观价值维度的表达。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艺术传播学博士陈琰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四期发文认为,多媒体传播使得电影、戏剧、舞蹈、网络视频、新媒体内容推送达到了全方面覆盖式的传播,让观众有了全新的沉浸式内容体验,这一文本在跨媒介转化过程中,利用媒介优势挖掘元文本的精神内核,在转化中呈现出互文性与跨文本特点,给红色经典文本转化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于1958年,自登上大银幕后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2019年这个文本内容被《故事中的中国》和同名舞剧同时选中进行转化,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同的主创人员挖掘文本核心价值,根据自己艺术媒介的特点重新诠释元文本的内容。本文研究《永不消逝的电波》文本的成功策略,通过分析艺术作品之间的相关性、互文性和跨媒介性,分析多元媒介叙事背景下文本转化规律,以及由此带来的跨媒介叙事场域中意义生产与接受之间的影响关系。
精神内核的挖掘与媒介化诠释
红色经典文本转化的重中之重是对于精神内核的挖掘,然后在当下语境下做现代化诠释。《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各种改编能够成功,是因为都把握住了主流受众的品位,在体现经典和永恒的同时,又依据自己的媒介特性各有侧重,拓展了原著中的精神内核。
(一)元电影——基于国家主体意识的英雄颂歌
《永不消逝的电波》被反复挖掘,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传奇元素。电影当时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对英雄事迹的深度挖掘,并进行了有效的视听化表现和传达。影片在处理李侠的牺牲时,把蓝天白云等蕴含着国家意义的画面与他最后一次发报的画面叠化,将其英雄形象进行了影像层面上的意义提升和价值概括。这段影视化的处理,成为经典镜头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
红色经典电影的精神内核,是着力于建构国人在革命中创造新秩序的主体意识认同。包括强调确立国人的“家国”意识,以及对新生中国国家主人的身份认同,强化民众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等三个方面。所以红色经典文本提取的元素都是基于对历史真实的选择和强调,无论剧情设置还是演员表演都着力于刻画英雄的勇敢与坚毅,以及人物原型所展现的为信仰牺牲的精神境界。
(二)舞台综艺——纪实还原英雄人物原型,综艺化手段召唤受众共情
在《故事中的中国》的舞台综艺改编上,如何立足电视综艺媒介特质,将精神内核进行时代话语的传播和再造是转化面临的一个挑战。在《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期节目中,编导从文本内部紧紧抓住一个“情”字,表现出英雄李侠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召唤年轻观众的共情能力。召唤的方式,一种是利用戏剧情境设计,用艺术的方式感召;另一种是使用板块化的结构设计,进行叙事层面的感召。整个舞台被分为三个区域,“嘉宾访谈空间”“戏剧舞台空间”“演员幕后花絮空间”,能够旋转的访谈席成为串联空间的桥梁。
(三)舞剧——新媒体技术呈现海派唯美主义风格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上海歌舞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精心准备的献礼作品。这部作品因为新媒体的表现手法、影视化的情节表现、精湛的舞蹈水准以及唯美的艺术表现赢得了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和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个文本的成功在于对精神内核的开掘。此前各版本的改编,基本是现实主义风格。舞剧则抓住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在“唯美性”上下功夫。舞剧在叙事上弱化了情节的连贯性,把重点段落放置在内心情绪外化和对海派的唯美演绎上,用情感逻辑代替故事逻辑。按照舞台表现的规律,把电影中的情节进行提炼和概括,让情节简练,虽然情节大段跳跃,但通过行动和人物表演找到联系,达到表意的功能。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渔光曲》群舞。这段舞蹈仅是兰芬烧饭时的一段梦境,表现出革命者在政治高压下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从内容上说似乎与剧情没有太大联系,但展现出的东方女性之美却令人震撼,通过这种美向观众传递了海派文化和江南地域特色,让人产生对人间烟火的眷恋,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朴素情感。兰芬的白日梦让我们通过舞蹈更深刻理解了原作中人物的内心渴求。
舞剧对于电影的改编都是为了增添舞蹈性和舞台感。整个文本的叙事和元叙事的对比有三处重大改动:第一,李侠的身份从写字先生变成报馆职员;第二,接头地点变成裁缝店;第三,加大石库门场景的出现频率。这些考量都是基于舞蹈动作设计和舞台布景呈现,提高舞剧的可看性和直接性。编导把复杂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以及繁琐的人物关系进行凝练,同时借助大量符号化很强的元素作为历史文化记忆,构建出一个时代环境的语意层级。
文本转化中的互文性与跨媒介性
电子媒介时代,互文性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经过后现代主义者重新界定和阐释,互文性理论从单一文学文本阐释中扩展,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意义特征。近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使文本间的互文性得以拓展,使每个文本的可阐释性和再创造性增强。因为观看的超链接,观众的观看行为一方面变得更加随心所欲,一方面也可以被引导和计算。一个文本被不同的媒介形式表现,不同媒介平台的内容即时产生联系,互为影响、互为印证。这使得受众在不同的文本中流动,根据各个媒介碎片产生的文本印象勾勒出对整个大文本的特殊体验。文本在不断阐释中不断获得新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互文性不是语义上简单的重复,而是体现了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形成的意义关系。以《永不消逝的电波》文本来说,互文的真正魅力在于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在对文本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审美意义不断增殖,文本在这个过程不断扩大意义世界的场域。电影《永》为舞剧和综艺舞台片段的改编提供了完整的情节逻辑和叙事框架;电视综艺《永》打破时间和空间,使得历史和当下、真实事件和艺术创作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让我们在重温经典中重新回望那段历史;舞剧《永》则拓展了文本的审美和悲剧性表达。
与互文性相比,“跨媒介叙事”这个概念是在新世纪伴随着媒介样态的多样发展才被正式提出的。由于各艺术媒介的特性不同,每个媒介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红色经典文本很多都是由小说原著改编而来的,故事文本由于没有画面,给影像改编留下空间。电影擅长视觉奇观和宏大叙事,可以承担IP的核心构建;电视剧的连续性可以增补细节,增加文本的宽度和广度;电视综艺可以发挥纪实性和新闻性,挖掘文本中的历史点滴进行表达和传播;网络短视频可以把文本碎片化,同时迎合受众观看时间的碎片和观看地点的随时随地,以裹挟最多的受众群体;游戏的互动性可以增加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召唤年轻一代受众加入。《永不消逝的电波》跨媒介转化的成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跨媒介性。以往我们对于文本的转化,会单一理解为内容在文本和互文本当中的转换,侧重点放在跨文本内容的改编上,比如小说的内容变成电影,电影再变成电视剧。现在我们可以把视野开放,把形式和传播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可以这样理解跨媒介,在不同媒介“复述”(retelling)元故事的过程中,让受众对一个故事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即使故事文本存在重叠,但是因为媒介特质的不同,这种复述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从而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享受。
媒介赋权对文本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多种媒介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多样化的聚合体。这种全新的媒介形态,融合新旧媒体的传播特点后形成新的传播手段,改变了媒介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行为。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和组合,而是一种媒介再造的过程,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补充、互动、融合使二者变成一个新的复合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再媒介化。多媒介融合叙事成为一种新的环境,任何一个文本转化都有了再媒介化的可能。它的形成就是建立在文本的互文性和跨媒介性的基础之上的,跨界的过程就是一个文本转译的过程。《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媒介样态经历了从电影到电视剧到综艺节目再到舞剧的过程,同样文本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被重新表现重新诠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媒介都吸收了别的媒介的表现形式为自己所用,通过媒介创新、新技术创新,拓展了自身艺术的表现形式,赋予老艺术形式以新貌。全媒体的发展整合了资源,文本中蕴含的内容经过受众的解码和重新编码构建出新的语义系统,派生出新的情感表达,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文本内容的互文性和跨媒介性的特点,使得媒介之间产生融合,赋予了受众直接制作与传播内容的权力,因此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是一种媒介赋权,在改编内容生产的同时也让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个环境里内容生产者、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变,这个巨变代表着我们自身与媒体关系思维方式的变迁。
红色经典的再媒介化,不是简单的扩大“故事规模”,而是扩大了“观众规模”。传统媒体的单向度传播被打破,权威性被消解,观众有了更大的权利。舞剧中的段落《晨光曲》2020年登陆央视春晚后,引起更大的关注,舞剧变成很多独立段落火爆短视频平台,观看行为和弹幕、打赏、众筹联系,使得受众目标群进一步扩大,平台赋能为作品传播拓宽了传播的观众面。相比传统的传播渠道,网络视频平台降低了用户的门槛,提高了舞蹈作品对观众的可传达性,真正实现舞剧作品的大众化传播。《故》做了大量史料收集,在新闻资讯上做深度挖掘,同时利用多媒体共同塑造经典形象。除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外,还通过央视频、央视影音、腾讯视频等网络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利用平台优势,辐射更多的受众群体,召唤观众参与到节目的传播过程中去。导播的画面切换弥补了不在现场的缺憾,视频弹幕功能还可以和大家互动交流,获得一种“虚拟在场”的参与体验。
经典的再媒介化重点关注受众对媒介的参与性,以及如何保持适度的可控性和必要的引导性,从而将受者纳入传者的创作当中,实现传者和受者身份的高度重合。当人们对文本内容生成新的兴趣点后,这个兴趣点就变成了一次浏览记录的生成,基于大数据推送机制下的观看关系,受众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媒介时间消费。受众不再是面目模糊的不可知群体,技术使得他们清晰而又具体地变成可量化的一部分。移动端设备与其使用者呈现出关联性,通过话题的引导,受众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加频繁地捜索、阅读、观看、评论,而这些形成了庞大的“眼球经济”,同时也变成了一种标准,内容开发者依据捜索量、点击率、观看和评论次数来衡量内容受欢迎程度,这样内容开发变得精准而高效。比如《故》节目组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都开通了节目专属账号,为吸引用户关注,节目组实时根据播出进程发布信息,从图文到视频内容都围绕节目内容进行设计,从演员阵容到历史资料到技术介绍,首季相关话题阅读量就达9.2亿。用户收到这些信息,形成兴趣点,主动参与到节目的传播中。节目要传达出的民族记忆与情感的召唤通过这个过程被一步步释放,而受众在接受的同时,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继续对节目内容二次传播。《永》节目播出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官方微博通过转发节目视频,在全网掀起了一股“向隐秘战线英雄致敬”的热潮,有效构建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全新互动场域。
(载《传媒观察》2021年04月号,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技术赋能下的红色经典跨媒介文本转化——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本文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陈琰,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艺术传播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