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传媒观察 | 舆论监督“用图说话”的关键是真相
2020-12-23 09:10: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周海娟  
1
听新闻

编者按:伴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自媒体的发展迅猛,自媒体平台上的图片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周海娟在《传媒观察》2017年12期发文认为,近年的不少舆论监督热点事件皆因图片传播而起,图片在舆论监督领域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端,如何扬长避短,切实发挥自媒体图片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值得关注。

 

传播技术与信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自媒体时代的图片传播更加便捷,图片传播已经从一种专业性的行为转换成为十分普及的大众化行为。图片往往因其强烈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而成为舆论热点,也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线索和手段。图片在舆论监督中能否发挥效应、如何发挥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一、“用图说话”显优势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兴盛,使图片几乎超越文字成为信息传播领域关注度最高的传播符号。自媒体平台上的图片因其传播迅捷而被大众和专业记者所关注,迅速成为实施舆论监督的有效手段。

(一)手段多样化

自媒体时代,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将图片发布至微博、微信及博客和论坛等新媒体空间,促进了舆论监督手段的多样化。“最牛违建别墅”最早是由《北京晨报》在“记者拍客”中报道的,后来经过深入调查采访取证,由官方微博结合传统报刊同时推出,随后由460多家网站转载跟帖,点击量超过20万次。毫无疑问,图片传播成为整个事件中最突出的手段,再与其他文字报道、评论合击,产生了强大的舆论威摄力,有力地推进了“最牛违建”的拆除。

在类似事件中,越来越多的网络论坛、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成为新媒体舆论的发源地,很多引起舆论监督事件的图片是通过这些渠道被大众发掘并传播的,进而进入大众监督的视野。自媒体平台的舆论监督不仅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而且实现人人平等地进行监督,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监督。

(二)调动积极性

首先,自媒体平台的图片传播具有低成本性。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晒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普通民众可以随时拿起手机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而不经意间的一幅图片很可能成为对负面现象的曝光。然后通过新媒体的巨大传播力进行扩散,迅速转化成舆论关注的热点,并进而成为监督的对象。

其次,自媒体平台的图片传播具有很高的自主性。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信息扩散的速度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越传统媒体时代。自媒体平台赋予了新媒体用户极大的便捷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网民只要愿意分享图片,就可能参与舆论监督中,对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进行曝光。

再次,网民在自媒体空间的信息传播具有身份的隐匿性。自媒体空间的一个符号、一组代码或者一个名称就成为一个网民身份的标志,网民可以完全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性格、年龄、职业乃至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隐匿性特点使得网民能够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进行舆论监督,大大减少了现实传统监督中的不安全感,这也间接地鼓励了自媒体空间曝光和监督的广度和力度。

(三)增强说服力

在一些热点舆论监督事件中,图片和视频都直接以“证据”的形式,将事件的当事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充分发挥了民众通过网络对公共权力的全天候、全方位监督力量。近年来,不少传统媒体也开设“全民皆拍”“直击污点”等图片专栏,产生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可以说图片所带来的舆论监督不仅开创了舆论监督的新局面,而且有效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力,促进了社会秩序的有效建构。

二、有图不一定有真相

自媒体时代,图片的易得性给舆论监督增加了一股新的力量,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图片参与舆论监督也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争议。

(一)虚假图片导致公信力下降

在正常的舆论监督过程中,媒体或者传播者应当按其职业责任发挥引导力量。但是,在图片传播中,人们享受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会因一些别有用心者滥用数码技术而被蒙蔽。图像处理软件使图片的处理越来越方便,利用它在电脑上可以任意修改和制作图片,有些甚至“天衣无缝”。

(二)强烈感染力导致盲目跟风

网络图片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它没有议题设置,缺乏正确引导,网民随心所欲。甚至有些网民在没有弄清楚网络图片真假的情况下,盲目跟风,直接导致低俗、虚假的网络图片泛滥成灾。有一部分图片新闻甚至出现图文不符、文不对图的现象,受众很难将新闻内容与新闻图片实现对接。网络世界里的这种盲目和非理性直接束缚了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不少信息传播的现象和舆论传播过程中,感性的力量往往超越理性,影响人们的信息判断。例如在“最恶毒后妈事件”中,一篇名为“后妈毒打6岁继女”的帖子开始在网络中流传,帖子称一个名为小慧的6岁女童被后妈“打得口吐鲜血,背部6块脊椎骨基本被打断”,配发的血淋淋的图片更是触目惊心。在几经各大论坛转帖后,标题已经被升级为“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暴打6岁女儿”。诸多网络及传统媒体的盲目介入将这一事件迅速升级为舆论热点。在几乎是一边倒的声讨中,那名后妈被推向舆论谴责的风口浪尖。网民的评论中不乏“魔鬼”“杀了她”“没人性的畜生”这样刺眼的词语。也有不少网民将矛头指向当地政府和警方,认定其“失职”,不断有人打电话到事发地政府表示责怪。然而,7月20日,在面对各地媒体采访时,“后妈”陈采诗却突然跪下,哭求媒体还个公道,称“我真的没有打她,我是很冤枉的……”7月24日上午,当地公安局做出结论:那位后妈确实没有虐待小慧的行为,小慧体表初始伤势是自己跌倒造成的。可见,“真相在社交媒体时代被严重屏蔽,假币已成功地驱逐良币。”对于自媒体空间而言,图片传播迅捷,人们对于真实性甄别往往缺乏主动性,有时更因情感性而漠视或不能正视。

因此,如何将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图片转型成舆论监督的理性力量,是当前自媒体图片传播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不仅应当提升传播者的自身素养,亦需要接受者不断提高辨别力。

三、加强他律和自律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片传播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加强规范引导

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图片传播量的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虚假图片也一度泛滥成灾,导致网络媒体公信力下降,又影响了图片的舆论监督力量。所以,必须从图片传播的技术角度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才能真正体现出图片传播在舆论监督中的价值。

首先,提高数字影像的鉴别研究能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影像成为图片发展的主力军。假照片借助数码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恣意横行蒙蔽了受众的眼睛,同时还利用PS合成技术制造各种照片歪曲事实。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迫切需要科学的鉴定机构和科学的鉴定方法,对这些图片进行检测,以辨别真伪,从而对网络图片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要加大对数字图片的研究和鉴别能力,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鉴别方法,努力维护网络图片传播的权威性。

其次,创造良好的网络图片传播环境。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图片传播一片欣欣向荣,但是也出现了大量为追求“感官冲击力”与轰动效应的照片,格调不高,恶俗化倾向严重。为进一步完善网络图片的传播环境,必须加强新媒体的自律,发挥新媒体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他律,加大对违规传播者的处罚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视频行业内容监管审查,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二)加强自律意识

新媒体图片传播者也应该加强自律意识,提高媒介素养,自觉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应该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网民意识到一些失实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还有可能构成犯罪,犯罪嫌疑人要接受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和制裁。增强网民法律素养,使网民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时候,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他人权利。

图片节省了微博人、微信用户逻辑思考和文字表述的时间,适应了时代发展。只有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自媒体图片才能以它独特的优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载《传媒观察》2017年第12期,原文约5000字,标题为:自媒体时代图片传播的舆论监督力量。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