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洪泽湖大堤为何有108道弯
2020-11-08 06: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秋日暖阳下,洪泽湖大堤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不断向前伸展,守护着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土地。

67.25公里的洪泽湖大堤,据说有108道弯,这究竟是民间传说,还是大运河创造的一个自然奇迹?

采访组的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洪泽湖大堤大弯连着小弯,曲曲折折;在大堤上行车,司机不断打着方向盘修正方向,几乎没有200米以上的直道。对于一座大堤,这种情形较为罕见。

在当地走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治理淮河水灾,派刘伯温在洪泽湖东岸修筑大堤。堤坝怎样才能固若金汤?刘伯温调集上千艘民船,在湖面上撒稻壳。稻壳随风飘移,在湖东岸形成一条绵延曲折的浪迹线,他沿途视察,发现正好有大弯、小弯108道,于是下令按照这一线路修成洪泽湖大堤。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记者来到洪泽湖博物馆,请教老馆长裴安年。裴安年说:“弯堤可以利用弧度引导波浪,减缓冲击,有利于堤防巩固,这个传说有科学道理,却不是史实,因为它让洪泽湖大堤往前‘穿越’约200年。”

站在馆里的古地图前,他解释道,洪泽湖大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陈登筑捍淮堰(亦称高家堰)抵御淮水泛滥,历史上曾多次整修,但大堤真正成形却始于明万历年间潘季驯大筑高家堰,历经明清两代170多年,直到清乾隆年间才真正修筑完毕,共使用石料60多万立方米,包含石闸、减水坝、滚水坝等配套设施。在古代社会,洪泽湖大堤的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第一,使用的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堪称古代社会的“三峡工程”。

明清两代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代价修筑洪泽湖大堤?裴安年告诉记者,位于淮安的清口地区是黄河、淮河和运河交汇处,黄河泥沙常常淤塞运河河口,阻断漕运,影响京师粮食供应。对此,潘季驯提出了极具想象力也极大胆的“蓄清刷黄”方案,即加高加长高家堰,阻止淮水东泄以抬高水位,然后在洪泽湖北岸设置出水口,利用水位差形成的急流冲走清口的泥沙,保证运河畅通。这就是明清两代沿用的“束水攻沙、济运保漕”策略,为沟通南北、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上原本没有洪泽湖,“蓄清刷黄”使得小湖泊和沼泽连成片,才有了烟波浩淼的洪泽湖,它保证了运河畅通,也给里下河地区带来深重灾难。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正高级工程师张友明告诉记者,洪泽湖的湖底深8-10米,比里下河地区高出4-8米,民谚“倒了高家堰,淮扬两府不见面”,生动地说明洪泽湖大堤的重要性。

在张友明的带领下,采访组走下大堤,来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水塘边。张友明指着水面下横七竖八的条石说:“这些条石原本属于乾隆十六年(1751)修筑的信坝,道光十一年(1831)信坝决口,洪水冲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深塘,这些条石每根有8到10个人重,信坝崩塌时它们被冲出很远,洪水的力量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人面对这样的大水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根据水利部门的统计,从公元1575年至公元1855年的280年间,洪泽湖大堤决口140次,平均两年决口一次,水患之严重超出人们的想象。

像这样因决口被冲出的深塘,目前洪泽湖大堤沿线还保留了10多处,它们的深度多超过10米,最深的周桥大塘居然达到27米。它们是解开洪泽湖大堤弯道多的“钥匙”。张友明说:“决口后人们不会选择在深塘里重修,而是会根据冲塘的形状,在它的外围修建堤坝。洪泽湖的弯道多,固然因为湖岸线本身是弯曲的,更重要的原因,它们是大堤屡决屡建的遗迹,见证了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顽强与坚韧。”

新中国成立后,洪泽湖大堤再没发生过一次决堤,淮河治理从根本上解除了洪泽湖之险。1951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沿洪泽湖大堤兴修和整治三河闸、二河闸、高良涧闸,修建苏北灌溉总渠、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和导淮入沂工程,使得淮河水东归黄海、南注长江。淮安,这个地名寄托着淮水安澜的祈盼,终于从千年梦想变成现实。 记者 王宏伟

标签:洪泽湖;大堤;里下河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