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周永金)“大运河,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一个大写的人昂首阔步世界的东方……”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前夕,新江苏对话大型合唱交响音乐会《大运河》词作者冯亦同,听他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冯亦同展示其发表的诗歌
“当最后一个乐章‘大运之河’的主题歌响起,女高音唱到一撇一捺这一句,人声和乐器的融合,引发了共鸣,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冯亦同说。
谈起和大运河的故事,冯亦同向新江苏介绍了自己此前发表在《新华日报》上的一首名为《渡江桥下》的诗,大运河流过扬州,流过了美丽的渡江桥,他就住在桥下。“写《大运河》,我是作为一个‘大运河人’和大家讲这个故事。”
《大运河》彩排现场
2500多年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促进文化交流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运河始终和人民的悲欢连接在一起,今天创作得以完成,是历史给予的一个机遇。”冯亦同说,“大运河是一颗大树,既是大动脉,又是繁荣世世代代的生命之树。”在歌词中,冯亦同写下了自己对大运河的理解。创作时,他曾试图寻找大运河的源头,但发现“运河是把所有的能够流到大运河沿线的水都集中起来,如果非要说有源头,那可能是劳动人民的铁锹,或是设计者下定决心和大自然‘要水’的想法,两三千年的历史在其中流淌。”
冯亦同今年80岁,大运河在他家乡宝应县这一段,从最北的黄浦到最南的界首,长度也正好是80里。两个“80”让这次创作具有特殊的意涵,“对我的生命而言意义太大了。”
“美哉!大运河;伟哉!大运河。四海情谊铺大道,中国精神铸脊梁——啊,一部流动的史诗,永远为蓝色星球歌唱!”《大运河》的结尾部分,冯亦同将诗歌献给了养育了人类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