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夺冠》热映,你认出电影中南京的她了吗?
2020-09-28 20:1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有什么球尽管给我,我负责砸过去!”

“只要坚持到第五局,我们就有希望!”

“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电影《夺冠》上映4天,票房已破1.85亿,激励了几代人的“女排精神”再一次热了国人的眼眶。

作为一部体育励志电影,有排球经验的大量非职业演员参演其中,新江苏欣喜地发现电影中有不少南京高校师生的身影。9月28日上午10点,中国药科大学女子排球队在体育馆进行日常训练,垫球、传球、小组对打,姑娘们飞身救球的场景与电影里的画面重叠......

中国药科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张寒艳因身形、外在气质等方面与郎平相似,在电影中饰演青年郎平的母亲以及中年郎平的替身。1989年,身高1米84的张寒艳开始打球,后进入江苏女排,2003年到中国药科大学担任女排教练,排球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电影里,她的“重头戏”是与被罚练至深夜的青年郎平(郎平女儿白浪饰)在除夕相聚。在残酷训练的“八十年代”篇章中,这是一抹特别的暖色。张寒艳饰演的郎平母亲站在食堂深处,望着体力透支、满身伤痕的女儿,慈爱又心疼。“刚刚起步训练的运动员都非常辛苦,我在漳州基地那段日子也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到8小时高强度的训练,看到他们也就看到了自己。”张寒艳说。

在片场,还有一些特别的花絮。“导演给了我一支钢笔,这支钢笔的特别之处只有郎平和白浪知道,导演让我现场自由发挥。”张寒艳既是教练,又是母亲,还是职业运动员,三重身份让她脱口而出一句话:“想家的时候就给妈妈写信。”监视器前的编导和白浪一同留下热泪。

对张寒艳来说,郎平不是一个活在别人口中或是电视屏幕上的人,她曾与郎平一起集中训练过:“我印象中的她,用两个词形容就是‘坚韧’和‘热爱’,她就是为排球而生的。”

拍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那场戏,让张寒艳记忆深刻。当时郎平训练出来的美国队战胜了中国队,很多现场观众都指着郎平骂。“这场戏中,我担任中年郎平的替身,即便知道是拍戏,即便只是替身,那些伤人的字眼喷出来时,我还是感觉重重打在了背上,感同身受,郎平太不容易了。”

中国药科大学原女子排球队队长赵晨璐在电影中饰演王一梅。毕业前夕,能参与拍摄,对她来说,是最好的毕业纪念,“很荣幸能和女排现役队员见面甚至同场打球,圆了我一个梦。”赵晨璐在队里是二传手,为了扮演好主攻手,她特意加强了扣球、吊球的动作训练,努力接近王一梅的进攻力量和速度。“梅姐是偶像一样的存在,为了扮演好她,我仔细研究过她打球的视频,还和她视频聊天取经。”

赵晨璐已离开学校,但她仍怀念和队友们朝着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日子。“只要哨子没有响,就绝对不能看着球落地”是她们比赛、训练时最常说的一句话,连续1000次垫球、传球不能落地的艰苦训练、与学姐们并肩作战三比二险胜后长久的相拥……“排球使我团结,使我成熟,使我坚强。”

电影中三代教练与队员们的眷眷深情催人泪下,张寒艳与学生的感情也异常深厚,她特别注重队员的个人成长:“就像袁伟民教练在电影中说的那样,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更是一名优秀的人。”赵晨璐告诉新江苏:“张导就像朋友一样,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给我很多帮助。”

中国药科大学女子排球队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目前共有12名队员。从2014年至今,这只女排队伍参加了多场比赛,获得了大大小小各种奖项,如2016年江苏省大学生排球联赛女子高水平组第五名、2019年江苏大学生比赛(高水平组)暨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选拔赛女子沙滩排球第三名。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徐春晖/文通讯员姜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