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7日讯 国学大师饶宗颐于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出生于1917年8月9日,广东潮州人。于1949年迁居香港,对敦煌学、古文字学、词学均有研究,并且精通梵文。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词集考》等。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饶宗颐刚刚过完百岁生日。
饶宗颐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季羡林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钱钟书赞其是“旷世奇才”。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
饶宗颐的巨著《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全套共14卷20大册,学问遍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13大门类。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