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歌剧《拉贝日记》下月中旬亮相 唐建平:创作时天天泪流满面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慧   2017-11-15 08:39:00
 
排练现场。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随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就遭到日机的轰炸,在很多外国人纷纷撤离时,一名外国人却选择留下来坚守。与此同时,他还将亲眼所见忠实地记录下来,为历史存证,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昨天下午,江苏大剧院召开了原创歌剧《拉贝日记》首演倒计时30天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2月13日—12月15日连演三天的消息。该剧的执行导演奈哲尔莱文斯和编曲唐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歌剧《拉贝日记》这部划时代的作品,之后会在世界巡演。

  原创歌剧《拉贝日记》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投集团、省演艺集团联合打造,江苏大剧院组织创作并实施。该剧以80年前发生在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再现了那段黑暗的历史中,一群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坚守人道主义精神,建立起安全区保护20万手无寸铁的普通南京市民。

  该剧由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作曲,这已经是他与江苏的第4次结缘,从《运之河》《郑和》到《鉴真东渡》,唐建平在江苏故事的国际表达上做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探索。相比前几次,唐建平觉得这次的创作“艰难得难以想象”,整整11个月的时间里,他翻阅了大量资料,参观了展览馆,走访受难者,两次与主创们赴伦敦与导演讨论创作。他说:“历史上的伤痛一遍又一遍地刺激着我们的心灵,这部歌剧不是要传递杀戮的恐怖血腥,而是一种深情,歌颂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这次历史上的浩劫,应该让我们全人类反思,如何走向更好的未来。”

  今年9月3日,唐建平终于完成了整部歌剧的创作,“终于可以结束天天泪流满面的日子了。完成它,所要耗费的心智、情感以及文化和艺术积累也许会大大超出我个人有限的创作承载。”唐建平说,作曲家虽然喜欢接受创作的挑战,但促使他不能退后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的生命情怀。在音乐方面,开场时奏响的小提琴奏鸣曲的旋律将渗透在整个剧情当中,直到中国的小孩在大雪中倒下,小提琴站到前台在一束光中演奏,小孩在音乐中苏醒。“像是在抚平忧伤,又像是对未来的希望。”

  此次歌剧《拉贝日记》的创排工作,汇聚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主创人员。本剧邀请到世界著名歌剧导演伊莱贾莫辛斯基先生来执导,这位曾为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执导多部世界经典歌剧的艺术家,生于1946年的上海,对中国有着深厚情谊;执行导演奈哲尔莱文斯,是澳大利亚唯一获得百老汇托尼奖的设计师;而国际著名指挥家吕嘉先生,全球演出超过1500场歌剧及音乐会,尤擅歌剧指挥;青年编剧周可,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各类戏剧节。同样,舞美设计、道具设计、灯光设计等主创人员均为国际行业精英。奈哲尔莱文斯说,自己曾经导演过180多部歌剧,他有信心让这部歌剧成为一部重要的有意义的作品。

  据悉,歌剧《拉贝日记》目前项目的排练工作正在按计划逐步推进,有望于本月中旬进行首次全剧连排,该剧还将在年底参加中国歌剧节。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王慧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