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揭开石城“记忆” 南京新增68栋工业历史建筑

工业遗产是一座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记忆”,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局了解到,南京又新增6处历史风貌区和68栋工业历史建筑,并将于近日设二维码挂牌展示,这批建筑测绘资料也将被收入正在建设的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
二维码与文字订制“身份证”
工业企业逐步淡出主城区,给处理这些工矿企业遗留的“身后事”提出了新课题。厂房、仓库、水塔、码头、冶炼炉、烟囱、铁轨……作为江南富庶之府,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近百年来,工业建筑遗产丰富。
“如果将古都南京比作一部史书,那一幢幢的工业建筑,就是一卷卷的分册,留存着石城的生命信息和‘活化基因’,是工业化历史的见证,决不能丢弃。”规划部门为推动这批遗产保护与利用,近期正准备对新增的6大历史风貌区和68栋工业历史建筑进行挂牌展示,通过挂牌文字表述和制作二维码扫描的形式,“一方面给历史遗产订制身份,发布优秀历史建筑的名称、历史文化价值等信息;同时启动优秀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定点定位和紫线划定工作。”
6大历史风貌区禁止大拆大建
据悉,这批即将挂上二维码“身份证”的历史风貌区有6处,包括鼓楼区的2处,即原国民政府首都水厂、金陵船厂;秦淮区的2处,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南京第二机床厂;六合区的2处,已完成国家矿山公园规划的冶山铁矿及和永利铔厂。规划明确这批风貌区宜采取小规模、渐进式保护更新,不得大拆大建。
68处建筑要求尽可能原址保护
工业历史建筑则多达68处。包括南京汽轮电机厂总装车间、南京电影机械厂、南京手表厂、中国水泥厂等。根据目前可考证的建造时间,其中最年长的是建于1931年的中国水泥厂化验楼(栖霞区水泥厂路185号)和国民政府首都水厂会议室(鼓楼区北河口水厂街7号),最年轻的当属建于1976年的金陵船厂水压机房(鼓楼区燕江路168号)。
这批共68处(栋)工业历史建筑是如何挑选出的?规划部门透露,依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中点状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对全市范围提出保护的40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内厂房建筑进行打分评价排序,不低于75分的,即推荐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类)。很快,这批建筑“体检”信息将纳入建设中的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
“相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更强调风貌延续和活态利用。”规划部门表示,对所有68处工业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倪敏
联系电话:025-84737000,联系邮箱:jubao@j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