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作家周,星光灿烂的文学盛宴
今天,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即将拉开帷幕,50位国内外著名作家、诗人、学者、评论家齐聚南京,20场论坛、讲座、朗读、对谈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将集中举行,六朝古都将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文化嘉年华。扬子江作家周组委会负责人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作家周大师云集,星光灿烂,在历届文学活动中都是罕见的,“作家周将充分运用江苏卓越的经济人文优势和显著的文学成就,运用南京古都名城的魅力,搭建中外文学互动、文化互融、文明互鉴的新型平台,打造高品位的文学名片、文化名片。”
交流碰撞点燃文学火花
当今社会,“文学边缘化”似乎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但文学作为文化艺术之母的功能却日渐强化,电影、电视、戏曲、综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正越来越依赖文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文学强大了,其他艺术的发展才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本届作家周上,“文学”自然成为作家、学者交流碰撞的重要主题。为此,主办方省作协、省文投集团和凤凰传媒集团为全体与会者“预设”了众多话题:关于文学,大家的看法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当今中国文学在横向与纵向坐标上的位置如何?在文化艺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文学如何为文化大厦打好根基?主办方表示,文学周上的讨论活动将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风格,而是充分体现碰撞性,省内作家与省外作家,国内作家与国外作家、作家和批评家围绕文学这一共同母体交流对谈,“这是本届作家周的看点,也是创新和精彩之处。”
主办方希望,通过20场论坛、讲座、朗读、对谈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既可以让来自国外的作家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江苏文学、中国文学,从而推动江苏文学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同时,借此机会也可以透过更为广阔、更具差异性的视角审视江苏文学、中国文学。同时,通过扬子江作家周的平台,广大中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国内外文学名家,据悉,我省近百名中青年作家将直接参与相关活动。
流行的朗读形式加强互动性
文学有圈子,但文学的生命力要走出这个圈子,走向丰富多彩的文化现场,走向生动广阔的社会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届作家周安排了几场主题性论坛活动,不仅聚焦文学,还发散拓展、多面延伸,主动贴近现实、面向未来,探讨文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坐标和意义。
13日的“现实与梦想”主题论坛和“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抉择”“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14日的“文化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等,共同把目光投向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文学与城市的关系这些核心问题。穿插在三场主题论坛之间还有17场讲座交流,十余位作家依据各自特长兴趣,在不同地点展开一场场主题授课、作品朗诵、悦读演讲,可以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据了解,本届作家周为了强化互动性,除讲座、对话外,还采用最近流行的朗读形式,不少作家将在不同场合朗读自己的作品或者中外名著,主办方表示,希望在这样的互动中,让大家感受到阅读之美,文学之美。
延伸产品助力作家周品牌化
本届作家周除了在宣传策划上亮点频现,颇具时尚性与国际性,同时将版权交易及藏书票等系列延伸产品的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主办方表示,“这是为了将扬子江作家周作为一项品牌活动延续下去,使其成为高品位的文学名片、文化名片。”
为了强化作家周品牌价值,我省将与参加本届作家周的作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在杂志约稿和文学活动上展开合作,并以作家周为契机,密切与国外作家和文学团体的联系,推动更多江苏作家走向世界。据主办方介绍,今后江苏准备每年向翻译机构推荐20部以上优秀的江苏作家作品,而这正基于江苏文学日益提高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助力作家周的品牌化,本届作家周还特别邀请30位获得“鲁迅版画奖”的国内一线知名版画艺术家创作受邀作家作品相关的藏书票,既有创意,也有纪念价值。主办方表示,“扬子江作家周是一件文坛盛事,也是一场文化盛宴,我们期待更多作家、更多读者、更多社会团体参与其中,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这将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活动,对于提升中国、江苏、南京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贾梦雨